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2、掌握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3、掌握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且能比较原子、离子半径的大小。
二、问题导学。
一)电子层的定义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阅读课本p13,找出电子层的定义并完成下表。
问题1:能否从电子能量的角度解释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又关?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结合课本p13**1-2,思考并回答。
问题2:(1)核外电子在各电子层排布时,是从内向外排布还是从外向内排布?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多少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几个?若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几个?次外层最多容纳多少个电子?
(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析k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问题3: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什么关系?试画出cl—和al3+的结构示意图。
三)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阅读课本p14-16,完成“科学**”中的相关内容,总结规律,完成下表:
问题4:如何比较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同主族呢?然后比较al、si、ca三者原子半径的大小。
问题5:(1)如何比较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离子半径的大小?试比较r(na+)与r(mg2+)、r(na+)与r(k+)的大小。
(2)如何比较同一元素原子与离子半径的大小?试比较r(na+)与r(na)、r(f-)与r(f)的大小。
(3)如何比较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半径大小?试比较r(o2-)、r(f-)、r(na+)、r(mg2+)的大小。
三、知识运用。
1、已知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大于b原子的核电荷数,但两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层,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的两倍,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三倍,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4倍,其质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请完成下列空白:
1)a元素的名称是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b元素的名称是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c元素的名称是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1)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和。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化物的元素是 ,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和⑨的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⑦和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3、w、x、y、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1)w元素是z元素是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和。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和。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课后作业。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许多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元素所构成的某些微粒往往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如下列周期表中所示的一些物质或离子。
1)写出⑥元素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2)比较③④⑤形成的单核离子的半径大小: >写离子符号)
3)①元素与⑤元素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①元素的氢氧化物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学案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知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够利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 提高学生们归纳整理的能力。学会总结,学会概括,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重难点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预习案。1 画出第二周期元素的原...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授课班级课题三维目。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邝中高一 8 班。授课老师。何文诗。课程性质。新授课。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1 了解核外电子分布的特点。2 能画出1 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3 能结合相关数据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认识元素周期律。1 归纳法 比较...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自学,完成 自主学习 疑点用红笔做好标记。2.预习课本p13 p16相关内容,复习初中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知识。学习目标 1.在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通过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会利用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