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
各位专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一说这节课的整体设计。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在学生已经学习na、mg、al、fe、cu等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初步了解了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元素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元素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的重点。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2)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 教学目标。
l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l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初探,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分析处理数据和培养他们归纳的科学方法。
2、体验科学推测,实验**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重视发现意识、让学生在发现中寻找结论,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2、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
4、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有关实验试剂和仪器。
二、 说教法。
课前发放预习学案,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教材提供的数据画图表,然后在课堂展示。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来分析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通过发挥图表作用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以达到难点的突破。
为了让学生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提出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采用理论推理假设,试验验证的方法突破。
三、 说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不仅学会,更需要教学生会学”要使学生随老师的设问,**多**课件,自学教材,分组讨论,组间评价,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四、 教学程序。
1)交流展示,归纳总结。
分小组交流展示预习成果。把学生分组,让每小组的学生拿出课前的预习作业,先小组内讨论,选出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把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折线图,通过**展示,小组交流、讨论,发现1~18号元素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等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的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学生活动,分组实验。
提醒学生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重点观察的实验现象)
通过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其最**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推断出钠、镁、铝的金属性的强弱。
结论:金属性强弱顺序 na>mg>al
3)、投影。
结论:非金属性强弱顺序 si (4) 总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
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非常明显,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教育)
最后扩展提高:不仅从na到cl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其他元素也不例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
5)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高一化学组李文燕。各位评委 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 元素周期表 下面我从教材 教法 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展开说课。一 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表 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
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课题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 族等概念。过程与方法要求 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第一课时元素周期表
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一 教学目标 2 自学导引 1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年,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已知的元素按照由小到大一次排列,并将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 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序依据改为原子的。3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