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发布 2024-03-01 15:25:06 阅读 5312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宋芬。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其他元素。

下面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初中化学和化学必修1中曾经出现过元素周期表,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和应用上(如查寻某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等)。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一些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和一些非金属元素如c、n、si、s、cl、br、i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并初步了解了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此时,引导学生**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掌握了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而且,在以前对化学的学习是分散的,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元素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元素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

变化。2、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1、在归纳元素周期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初探,使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图表分析处理数据和培养他

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元素周期律的归纳过程中,重视发现意识、让学生感受在发现中。

寻找结论的乐趣。

2、加强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3、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有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

本来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难点分析:

知识重点、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方法重点数据的分析处理、发现、交流、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难点:通过数据图表发现规律和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元素周期律是物质结构理论的核心,它揭示自然界元素间的内在联系。由于它属于基本理论内容,理解时难度比较大。因此,教学中把分析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规律性变化”作为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折线图等形式来分析总结每一个变化规律,充分发挥图表作用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以达到知识难点的突破。

教学中, 通过不断的设置疑问,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与作图,分析图像变化,发现规律。在此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讨论,通过集体的智慧, 最终得出元素周期律。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让他们体会了探索的乐趣,享受了合作中的成功。

从而达到方法的引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难点的突破。

二、说教法。

本节课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的,采用发现、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课前将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前置,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独立分析,填写**,作出折线图或直方图来分析各变化规律,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新课引入时,通过“联想*置疑”栏目中的问题引入正课。结合疑问,通过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发现问题;再通过师生互动、教师点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从而体现新课标理念。

另外,通过“历史回眸”栏目对学生进行化学史内容的教育,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说学法。

本节教材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缺少直观形象的实验,显得比较枯燥。作为高一学生,化学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水平较低,而充分的准备与合作交流可弥补其不足。为此,在课前将教材中“活动***”栏目前置,作为学生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教材提供的数据和图表完成作业,然后在课堂上将各小组的作业,利用**展台进行展示 。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评价,对做的较好的让全班同学给予掌声鼓励和表扬,并以我个人名义再赠送一张元素周期表送给班级,作为奖励。这样既营造了轻松的气氛,又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说过程。

本节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预习作业;二是课堂上资料的分析、比较,问题的提出与**;三是课后的延续学习。

课堂上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势将“联想*质疑”中的问题提出,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跟着教师的引导积极的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动力。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回顾得出原子序数的概念和原子序数与原子内微粒的关系。接下来进入教学主要环节“活动***”。

把学生分组,让每小组的学生拿出课前的预习作业,先小组内讨论,选出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把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直方图和折线图等,通过**展示,小组交流、讨论,发现1~18号元素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再由1~18号元素拓展到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归纳总结出三个变化规律。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作图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交流,也实现了重、难点的突破。另外,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最终将分散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归纳提升得到元素周期律,使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化学史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科学品质。

最后设疑(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回忆,加深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再现本节主要学习过程。通过以上处理,达到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加强合作**意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课标要求。

学案(预习作业)

1、原子结构。

原子。相互关系。

2、完成**:

3、根据上述**,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最外层电子为纵坐标,绘出直方图。

4、根据上述**,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为纵坐标,绘出折线图。

5、根据上述**,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元素主要化合价为纵坐标,用不同颜色的笔绘出折线图。

6、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什么规律?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课题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教师 学校 马会斌山东省潍坊四中。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2 过程方法。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 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表 直方图 折线图 分析 处理数据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全国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评选材料。教案的背景 我校实行368教学模式,创设优质高效课堂,高一化学教研组在学校368教学模式下,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下,实行问题驱动型教学模式,其原理是将主干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答学案上设计的问题,将主干知识构建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宋芬。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2 第一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其他元素。下面将从教材 教学方法 学法 教学过程四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