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4-03-01 06:35:12 阅读 4450

鸿门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文化知识;归纳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能力目标: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提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反复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体会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情绪情感。

二。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梳理故事情节,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导入。

进入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齐读两首诗吧!

ppt: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两首诗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朗读诗歌内容并参看注释,我们不难读懂这样的内容:项羽是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然而“时不利”“骓不逝”,落得个无可奈何的结局;刘邦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一个是英雄失意,一个则意态飞扬,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遇。伟大的英雄最终没有成功是历史的遗憾,我们不禁疑问,项羽真的没有成功的机会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鸿门宴》这篇经典文章来一**竟吧!

2. 作家,作品简介。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

2. 背景简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反抗暴秦统治,项羽和刘邦也分别响应,成为秦末反秦的重要力量,公元前206年,当时为沛公的刘邦率领义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

当时项羽刚刚于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进攻。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得知刘邦已经攻陷关中,一怒之下攻陷了关隘,并推进至戏水之西。刘邦当时与其军队同处霸上,暂未会见项羽。

当时项羽的兵力大约是四十万人,刘邦军队共约十万人。范增游说项羽铲除刘邦,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但席间没有杀他,刘邦平安离去,后世称此宴为“鸿门宴”。从此后也开始了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以十面埋伏之计大败项羽,项羽退至乌江,最终自刎而死。

这就是诗中所说的“楚曲哀萧垓下秋”,“乌江难怪恨悠悠”。那么鸿门宴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都把鸿门宴用来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呢?

这个对于历史有重大意义的宴会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在司马迁的带领下,一起穿越到鸿门宴上,见证这历史性的宴会。

3. 解决字音。

ppt提示:

1)王( )关中 (2说( )项羽。

3)好( )美姬( )飨( )士卒。

5)为( )击破沛公军(6)说( )项羽。

7)鲰( )生 (8)数( )目项王。

9)有郤( )10)卮( )酒。

4.疏通。一、二段文意,归纳情节。

一)疏通第一段文意,归纳情节。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段。

2、以教师讲解为主,师生一起疏通第一段文意。

明确:(1)词类活用:①沛公军霸上军:名作动,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王:名作动,称王。

2)实词:飨:犒劳。

3)省略句: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宾语“我”)

4)古今异义: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 今指省份,山东省。

5)多义词:幸:妇女无所幸幸:宠幸。

3、师生一起归纳第一段情节。

明确:第一段写了无伤告密、亚夫定计的情节。

二)、疏通第二段文意,归纳情节。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以教师讲解为主,师生一起快速疏通第二段文意。

明确:(1)实词:①季父:叔父②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2)词类活用:①不可不语语:读yù,名作动,告诉。

②吾得兄事之兄:名作状,像兄长一样。事:名作动,侍奉。

③籍吏民籍:名作动,登记。

3)通假字:①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手。内:通“纳”,接纳。

②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③备德备:通“背”,违背,背叛。

④蚤:通“早”

4)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

5)多义词:故幸来告良幸:幸亏,幸而。

6)古今异义:非常:古指意外的事故。今为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7)一词多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

不如因善遇之。因:趁着,就此。

3、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从他们为义的所做所为可以看出他们的那些品质?由此衬托出刘邦、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大义不为亲——项伯为人——项羽“任人唯亲”,轻信于人(联系《陈平世家》的内容);张良为义不去——刘邦的反应——刘邦老于世故、处事圆滑。

5. 作业:整理这节课所学字词并掌握重点字词。

布置预习。、自读课文。

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鸿门宴 第一课时 教案

鸿门宴 第一课时 教案。从容说课。鸿门宴 是 史记 的名篇,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典范作品。它描写的是刘邦 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项羽 刘邦 范增 项伯等。认识这些文学形象,把...

鸿门宴教案 第一课时

三 背景材料。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元年 7月,陈涉 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 24岁 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 48岁 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 一面命刘邦攻...

鸿门宴 第一课时 教案

鸿门宴 第一课时 教案。从容说课。鸿门宴 是 史记 的名篇,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典范作品。它描写的是刘邦 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项羽 刘邦 范增 项伯等。认识这些文学形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