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海水的盐度和温度 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2-29 21:10:13 阅读 2436

示范教案一(3.3海水温度和盐度 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系统中海气、海陆相互作用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概念。

2.掌握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图表的分析问题能力,分析影响温度、盐度的主要因素,总结其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感知判断能力,以现实生活的事象为例,加强对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的认识。

德育目标。1.通过对海洋的认识,正确理解人类与海洋、海岸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岸,促进可持续发展。

2.树立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推动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为学生奠定海洋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教学方法。1.利用地图册和新闻影视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有关海洋知识,了解海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

2.补充实例,通过实例分析与参与,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海洋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文化水平。

教具准备。地图册、投影仪、新闻、报刊、影视资料、景观**,有条件的话可利用计算机多**技术,制作一些海洋动态课件,更直观地反映海岸的开发及其温度、盐度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既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场所,也是影响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测、开发和利用,人类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等方面。而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开发已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巨大潜力。人类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海洋中来了,龙潭取宝的努力开始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必将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海洋的知识内容。

讲授新课]3.3 海水盐度和温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内容的第一部分:地球上的海洋,了解海洋的一些概况以及人—海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地球上的海洋(板书)

学生阅读完课文后,以提问方式或指点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以下的海洋概况知识:

1.地球的水库(板书)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海洋面积辽阔,水深巨大。海洋占全球表面积为71%,约3.62亿平方公里,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800米,体积约13.

7亿立方千米,蓄积水量占地球水体总水量的96.53%。见课本图“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

2.大气的水源和热源(板书)

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也是大气的主要热源之一。据统计资料:世界海洋每年蒸发总量可达450000立方千米,其中大约90%的水汽直接在海洋上空凝结,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其余约10%的水汽由大气运动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再通过河川径流返回到海洋。

由于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从第一单元的有关知识内容可知,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地面中,海洋占了71%,因此,我们可以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海洋是地球水体的主体,海水的热容约为空气的3100倍,因此,海洋在为大气提供水汽、调节地球的气温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它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海洋和大气之间广泛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海岸带(板书)

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海岸带包括滨海平原、狭义的海岸带(向海里为20米等深线,向陆地延伸10千米左右)和大陆架三个部分。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它引起海岸线的变迁,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的进行,如,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三角洲和滨海平原。

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海洋作为生活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海岸带不断提供充足的海洋水产和良好的生存环境。而海岸带在资源贮存和经济发展方面又具有非常明显的边缘效应,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地带,海岸带的区位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交通便利,位置优越;(2)可直接利用海水(可航运、养殖、发电等);(3)海滨多荒地,征用、购置土地费用低;(4)海洋自净能力强,废弃物处置代价小;(5)便于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和经验,便于进入国际市场;(6)适宜定居和旅游。我国沿海开发地带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基于这些优势条件。现在,我国沿海地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起飞的先行地带。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海岸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具体内容和相互关系如课文表“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所示。

由于海岸带所处的海陆间的特殊位置,受陆地和海洋环境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不仅遭受各种灾害性天气(台风、飓风等)、海平面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威胁,另一方面,也受到人类活动带来的许多灾难性影响(过度捕捞、污染、沿海的不合理开发等)。这些都会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因此,实现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研究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规律,制定长期的海岸管理政策。

补充材料1:

地球上广大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为海洋。地球上陆地全部被海洋所分开或包围,所以陆地是断开的,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而海洋却是连成一片,各大洋相互沟通,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流,形成统一的世界大洋。由于海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水文特征的不同,从区域范围上可分为洋、海、海湾、海峡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海洋。

洋是世界大洋的中心部分和主体部分,它远离大陆,深度大,面积广,不受大陆影响,具有较稳定的理化性质和独立的潮汐系统以及强大洋流系统的水域。世界大洋分为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海是位于大洋边缘、靠近大陆,被大陆、半岛或岛屿所分割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小水域。深度浅,面积小、兼受洋、陆影响,具有不稳定的理化性质,潮汐现象明显,海的存在总是大陆(或岛屿)对大洋的分隔相联系的。所以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是洋的组成部分,海可划分为地中海(或称内海),如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渤海等)和边缘海(如白令海、日本海、东海等)。

海湾是海洋伸入大陆的部分,其深度和宽度向大陆方向逐渐减小的水域。例如大连湾、孟加拉湾等。海湾的潮差比较大,海湾的大小不一,有的海湾面积很大,比一般的海的面积还要大,如哈得逊湾。

海峡是连通海洋与海洋之间狭窄的天然水道。如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其水文特征是水流急、流速大,上下层或表层两侧的海水理化性质不同,流向也不同。

海峡在交通和战略上往往具有重要意义。

补充材料2:

关于海洋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各有一些道理,又有一些不足,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下面列举几种:

月球分出说”: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进化创始人达尔文的儿子)提出的,他认为:地球的早期处于半熔融状态,自转速度较快,在太阳引力下发生潮汐,并产生共振,使部分物体飞离地球。

现在的月亮,就是20亿年前被甩出去的,地球上留下一个大坑,即太平洋的洋盆,以后注满水,便成太平洋。

水成说”:这种观点认为:早先的地球被混水所包围,整个地球都浸泡在水里,或者说整个地球全是海洋,没有陆地。

后来,水中逐渐沉积出矿物和岩石,生成原始的花岗岩地壳,并逐渐发展成为陆地。这一观点与今天的实际考察结果正好相反。

陨石说”认为:大约在两亿年前,一颗大卫星从万里之遥坠落下来,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大坑。这样一撞,就会引起地球剧烈膨胀,甚至开裂缝而成坑洼地带,形成了洋盆。

沉陷论”观点认为:大陆在漫长岁月中经历了若干次升降运动,时而下沉,为海水淹没,时而上升,露出海面。因此,我们所见到的海洋,只不过是因下沉而被海水淹没的大陆罢了。

补充材料3:海水从**来。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是蓝色的,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方是水,据水文学家计算,地球上共有14.5亿立方千米的水。

近些年来,科学家通过对地球内部构造和物质成分详细分析研究,证实地球上的水是从地球内部岩浆中分离挤压出来的。根据现代火山活动的观测,火山喷出的气体,水汽占了75%以上,数量之大,实在惊人。科学家认为:

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从100公里以下的地幔中来的,不过,30亿年以前的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地壳上不可能有水,从地底下冲向高空的水,只能呈水汽状态飘浮在空中。随着水汽的增加,乌云越来越多,愈积愈厚,削弱了太阳辐射,地面温度逐步降低,岩浆冷却,固化为地壳,地表温度下到100℃以下,水汽冷凝成水滴落到地面上来。当地表温度降低到30℃左右,岩浆中喷出的水汽绝大部分冷凝成水滴降到地表上时,海洋也就形成了。

讨论)组织学生搜集新资料、了解新观点,发挥自己的想像,分析讨论海洋的成因和海水的**,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承转)前面我们了解了一些海洋的基本概况,对海洋环境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学习海水的一些理化性质——海水温度和盐度。

二、海水温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海水温度,并回答以下问题:

以下问题可通过多**计算机放映,或通过制作影片投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文,然后,老师进行问题点拨、归纳和总结。

1.海水热量的收入**与支出去处;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学生看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我们可进行课堂提问或分组讨论,最后,我们可归纳如下:

1.海水温度及其分布是海水热量特征的直接表现。因此,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海水的热平衡。

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世界海洋每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只是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域的热量收支有所不平衡(见图3.

23)。因此,各个海区的水温随着季节不同和纬度不同而有变化。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无论是水平方向的,还是垂直方向的,都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当然洋流对水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除取决于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外,还受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的影响。从图3.25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中可知:

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此外,从图3.24“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中还可知:

海洋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导热率又很低,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只是在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特别是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

海水 第一课时

海水。第一课时。一 谈话引入。1.上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去了丁丁的家,丁丁的家住在 啊?2.海边的景色很美丽,很迷人。今天咱们一起到大海里面去,去 大海无穷无尽的秘密,好吗?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 随文识字。1.老师先来读读 海水 这首有趣的小诗,请孩子们欣赏欣赏,听老师是怎样读准字音的,特别要留心听清...

海水中的元素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 第3章第2节海水中的元素 课时1 课堂规划。学习目标 1 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以及对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2 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主要用途。材料准备 课本 学案 笔记本 小题巧练 作业布置 小题巧练第21练 板书设计 学...

海水中的元素第一课时

万福中学谐振课堂学案。学部 高中年级 高一学科 化学编制 岳宗科审核 张利萍时间 2016.12.12 海水中的元素 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海水中的重要的化学元素,了解海水综合开发利用的意义和方法。2.了解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如何从海水中提镁。预习导航 一 海水 元素宝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