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一、【教学目标】
重点: 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用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求曲线方程。
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知识点: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
能力点:如何探寻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的证明思路,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运用。
教育点:通过椭圆定义的归纳和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点:如何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考试点: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利用其解决有关的椭圆问题。
易错点:在用椭圆标准方程时, 学生一般在“焦点的位置”上容易出错。
拓展点:如何利用坐标法**其他圆锥曲线的方程。
二、【引入新课】
问题: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顺利升空,其将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请问:
“嫦娥三号”飞船的运行轨道是什么?多**展示“嫦娥三号”运行轨道**.
椭圆是怎么画出来的?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标准方程又是什么形式?
引出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曲线可以看做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那么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要想知道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首先要知道椭圆的几何特征。
学生实验:按照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学生用一块纸板,;两个图钉,一根无弹性的细绳试画椭圆,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同桌相互切磋,**研究。(提醒学生:
作图过程中注意观察椭圆的几何特征,即椭圆上的点要满足怎样的几何条件)
提问:点运动时,移动了吗?点按照什么条件运动形成的轨迹是椭圆?
1. 在作图时,视笔尖为动点,两个图钉为定点,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符合什么条件?其轨迹如何?
2.改变两图钉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绳长相等,画出的图形还是椭圆吗?
3.当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时,还能画出图形吗?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交流的**过程,得出这样三个结论:
椭圆。线段。
不存在。设计意图】按学生的认识规律与心理特征,设置一系列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条件,从而认识椭圆概念,实验中发现椭圆的几何特征,可以挖掘出椭圆定义的内涵,使得学生对椭圆的定义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说明】让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交流的**过程,得出椭圆的定义。
三、【**新知】
一)归纳定义。
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归纳总结:椭圆定义中要注意:“和”,“常数”及“常数”的范围。
常数大于)
思考:焦点为的椭圆上任一点,有什么性质?
令椭圆上任一点,则有。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时间,揭示定义的发现过程, 通过学生实验发现椭圆的轨迹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一般性**).避免直接将定义抛给学生.
二)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回顾: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系、设点、(2)写出点的集合(3)列式、(4)化简.(5)证明。
提问:如何建系,使求出的方程最简?
由学生自主提出建立坐标系的不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建系”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按不同的建系的方法推导方程,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比较简洁优美的形式确定为标准方程。
已知椭圆的焦距,椭圆上的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求椭圆的方程。
1)建系:以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点:设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为了使的。
坐标简单及化简过程不那么繁杂,设,则。
设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
2)写点的集合:由椭圆的定义,椭圆就是集合。
3)列式: ∴
4)化简:(这里,教师为突破难点,进行设问:我们怎么化简带根式的式子?对于本式是直接平方好还是整理后再平方好呢?)
两边平方,得:
即。两边平方,得:
整理,得:
两边同除以,得 ①
由椭圆的定义知, 所以。
请同学观察右图,你能从中找出表示的线段吗?
由图可知,
令即,则方程可简化为:
整理成: ②
5)证明: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椭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②,以方程②的解为坐标的点到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即以方程②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椭圆上,由曲线与方程的关系知,方程②是椭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椭圆的标准方程。
方程叫做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轴上,焦点是。
讨论:如果以所在直线为轴,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焦点是,椭圆的方程又如何呢?
让按照另外方案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同学发言。
讨论得出:为椭圆的另一标准方程,而其他建系方案得出的椭圆方程没有标准方程形式简单.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动手推导椭圆的方程加深学生对求轨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化简变形的能力。
四、【理解新知】
椭圆的标准方程:
1) 焦点在轴上,焦点是。
2) 焦点在轴上,焦点是。
思考:已知椭圆标准方程,如何判断焦点位置?
看,的分母大小,哪个分母大就在哪一条轴上)
归纳概括,方程特征。
1)椭圆标准方程形式:左边是两个分式的平方和,右边是1
3)椭圆焦点的位置由标准方程中分母的大小确定。
4)椭圆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关系: ,最大,大小不定。
五、【运用新知】
例1.(1)求椭圆的焦点坐标。
2)椭圆的焦距为4, 求的值。
解:(1)由题意知焦点在轴上,
所以故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2)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由上知: 的值为。
例2 已知椭圆的两个两焦点坐标分别是,并且椭圆经过点,求它的标准方程。
解:法一:因为椭圆的焦点在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由椭圆定义知:
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法二:因为椭圆的焦点在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因为椭圆经过点所以: 又因为:
所以解方程得: 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归纳总结:1、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步骤。
1)“定位”即确定椭圆的焦点在哪条坐标轴上。
2)“定量”即确定的具体数值。
2、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常用方法:待定系数法及定义法。
变式:(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和等于,求它的标准方程。
答案: 2)已知椭圆的焦距等于8,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的和等于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 课堂练习:
1.已知椭圆方程为,则这个椭圆的焦距为( )
a) (bcd)
2.是定点,且,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是( )
a)椭圆 (b)直线 (c)圆 (d)线段。
3.已知椭圆上一点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到另一焦点的距离为( )
a)2 (b)3 (c)5 (d)7
4. 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
1),焦点在轴上;
2),焦点在轴上,;
答案:1 a 2 d 3 d
六、【课堂小结】
1.知识: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标准方程中的关系焦点所在的轴与标准方程形式之间的关系。
2.思想:曲线与方程的轨迹思想,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待定系数法.
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填下表。
椭圆定义是用实验的方法的引出,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体现了曲线与方程的轨迹思想, 在学习新知时,也要经常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温故而知新”.在应用中加强对椭圆定义,标准方程,参数的理解,及时查缺补漏,从而更好地运用知识,解题要有目的性,加强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认识与自觉运用.
七、【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p38—40;
2. 书面作业
必做题:p49 习题2.2 a组 1,2.
选做题:1. 若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求的范围。
2. 已知,是两个定点,周长为,求顶点的轨迹方程。
3.课外思考方程什么时候表示椭圆?什么时候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什么时候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八、【教后反思】
1、本教案的亮点是新课的引入及两个例题。在引入中利用“神九”激发兴趣,通过动手实验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回答方法、通过分类讨论,深刻掌握椭圆的方程,例2一题多解,让学生说明思路的由来过程,一题多解开阔思路.变式既注重了与原问题的联系,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2、由于各校的情况不同,建议教师在使用本教案时灵活掌握,但必须做好定义的**及公式的推导。
3、本节课的弱项是由于整堂课容量较大,在课堂上个别地方没有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予针对性地诊断与分析。
九、【板书设计】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第一课时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第一课时 学生版 一 目标 目标一旦确定,就要朝着它努力前进!1 根据生活中装修吊顶工程的例子,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2 探索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及简化过程。3 掌握椭圆的定义 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二 探索实验 数学 于生活,对数学的探索,也就是对生活的探索。装修吊顶...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第一课时
作者 罗兆阳。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第13期。一 课程标准。1.课程目标。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感受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掌握它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注重使学生体会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2.实施建议。1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第一课时
一 说教材。本节课是 圆锥曲线方程 的第一节课,主要学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它是本章也是整个解析几何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这一节课是在学完 直线和圆的方程 的基础上,将研究曲线的方法拓展到椭圆,又是继续学习椭圆的几何性质的基础 同时还为后面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作好准备。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