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会写“粮,由,呼”。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蚂蚁和蝈蝈的形象。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个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团结在一起,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蚂蚁)
课件出示蚂蚁图,读一读,板书蚂蚁。
这是老师从童话王国请来的第一个朋友,老师还请了一个,请看出示蝈蝈图读一读读准字音,注意轻声
板书蝈蝈。2观察这几个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小结:蚂蚁和蝈蝈都是昆虫,所以它们都是虫子旁。
3那蚂蚁和蝈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20 蚂蚁和蝈蝈 (板书蚂蚁和蝈蝈之间加入“和”) 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蚂蚁和蝈蝈之间有趣的故事要开始了,请看(**动画)
2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这个故事,读之前,先听清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要拼拼音。难读的句子和长句子要多读几遍。打开书,摆好姿势,开始吧。
3检查自读情况,课文一共有几节啊。在朗读课文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导读好句子。
4**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起来把第一节读给我们听听,指名读,老师发现在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他有个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读的特别好---粮食。
出示词语:粮食指名读,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粮食,你们看!
仔细观察“粮”,粮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生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米字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想一想问什么“粮”用米字旁?(粮食可以填饱肚子,所以它是“米字旁”)现在能能记住这个字了吗?
范写:右边是个良好的良。
5你们瞧,词语宝宝躲进句子里去了,你会读吗?出示带有“粮食”的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指名读。
*指导读好第二小节。
过渡:我们接着来看词语,出示词语乘凉(指导读好后鼻音)自由自在指名读,“由”可是生字呦,举起你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书空,注意这个“竖”要出头,看着这个字,你还能想到哪些字?
理解词语意思,你能看图说一说,蝈蝈正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呢?
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里,你会读吗?
出示长句)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有没有同学愿意起来把我们课文第二段朗读一遍呢?指名读,出示词语又冷又饿这个词语特别难读,冷是后鼻音,我们找小朋友来给我们读读吧。再把这个词语送到句子中读一读:
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指名读。
蝈蝈又冷又饿,因为冬天到了---你们听。
**北风的声音,学习生字 “呼”
哪位小朋友能学着北风的声音吹一吹?出示“呼”你记住这个字了吗?你会给他找个朋友吗?(呼呼、呼啦)
范写:看老师来写这个字,左边的口字要写的小学的,右边也是一个“乎”字。
指导读好长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读长句子时,我们要注意停顿,听老师来读,指名读。)
读第三小节(刚才我们把难读的词语和句子都读顺了,我们一起来把第三小节读一遍吧。
三、 **对照,理清思路。
1现在我们知道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发生在哪两个季节了吧?(板书:夏天冬天)
2谁愿意把发生在夏天的故事读给我们听一听呢。
指名读课文。
一、二自然段。(同学们注意听,马上老师还有任务找你呢!)
课件出示填空夏天,蚂蚁( )蝈蝈( )
谁能把发生在冬天的故事读给我们听?
同学们听完以后,肯定会完成这个填空吧
课件出示填空冬天,蚂蚁( )蝈蝈( )
四、 总结课文,课堂延续。
1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连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课文)
2冬天到了,为什么蚂蚁和蝈蝈的结局不一样呢?读了这个故事,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这个故事。
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写本课生字 由 冬 呼 洞 冷 2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3 初步体会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写生字。教学准备 多 课件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昆虫朋友,快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
20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教学重 难点 1.认识生字,练习写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写匀称。2...
蚂蚁和蝈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的偏旁 米字旁 2 用多种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1 做动作 呼呼地 满头大汗 2 情境理解 自由自在 3 观察部首 装 3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4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教学重难点。1 多种方法理解词语。2 理清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