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2-28 19:20:07 阅读 3011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电解质(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经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教学的核心目标除了使学生真正建构起化学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能力。

教材分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进入这个认识领域。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认识电解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析】物质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酸、碱、盐有阴阳离子就一定能导电吗?

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在建立电离的概念时,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和阴阳离子的知识。这一节中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用实验、**、**等直观教具以及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

要注重学生的日常概念对化学概念的影响,教师要运用各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假设,在**体验中构建概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的含义;

2、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质疑”、“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2、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中起到了导电的作用;人体剧烈运动流汗后,体内的na+和k+、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很多,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板书】第二节电解质。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学生**实验】naoh 溶液 、hcl 溶液 、nacl 溶液、kno3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学生汇报】导电:naoh溶液 、hcl溶液 、nacl溶液、kno3溶液(酸、碱、盐的溶液)

不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过渡】物理学上根据导电性实验,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化学上根据一定条件下的导电性实验,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板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nacl、hno3、naoh等酸、碱、盐)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

学生思考】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在受热熔化时能否导电呢?

演示实验】kno3晶体以及其熔融状态的导电性实验

实验结论】kno3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在受热熔化时也能导电。

概念拓展】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问题**1】为什么电解质的溶液能够导电?与金属的导电原理相同吗?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后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问题**2】电解质中有阴、阳离子一定就能导电吗?

大屏幕展示nacl溶于水后的微观**,学生阅读课本41页】

学生讨论后归纳】

nacl晶体:含有na+和cl-,但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熔融状态的nacl:受热熔化后, nacl晶体中的na+和cl--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nacl溶液:原来在晶体中被束缚的na+和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过渡】熔融状态的nacl和nacl溶液都能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我们把这样的离解过程叫做电离。

板书】2.电解质的电离。

1) 电离定义:电解质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过渡】酸、碱、盐是电解质,自然能够电离。

2) 酸、碱、盐的电离:hcl=h++cl- naoh=na++oh- nacl=na++cl-

3) 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物质电离的式子。

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 koh、ba(oh)2、na2co3、al2(so4)3

三学生板演)

问题**3】大家能否从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入手,给酸、碱、盐下定义呢?

学生讨论并归纳】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教师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

2..酸碱盐的电离特点: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液态(熔融态)不电离;碱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都能电离;盐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都能电离。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2al+3 + 3so4-2 = fe3+ +3cl

= h+ +2na+ +co32-

2.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

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o2 ④ h2so4

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⑩so2

3.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钾。

课后作业】1、上网查阅“电解质与生命”等资料,写一篇小**。

2、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可以通过internet网在“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后记。

通过对案例“电解质”教学设计的实施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重难点能够突破,教学环节流畅有序,教学效果良好。本节通过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多个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认识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本节课循序渐进,衔接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如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折两个概念讲解时,先从水溶液中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然后通过加热固体硝酸钾的导电实验,引出熔融状态下也是电解质导电的条件之一。

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看到实验现象,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比老师直接讲授效果要好很多。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评价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电解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 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经过各种形式的 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 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电解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第2节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说课内容。课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经过各种形式的 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 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教学...

第一课时电解质

2 2电解质及其电离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电离的概念。2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会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学习过程 一 电解质。1 导电过程 氯化钠固体中存在 但是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固态氯化钠不导电。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氯化钠都变成自由移动的所以这两个状态下氯化钠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