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4-02-28 12:30:02 阅读 5625

14、秦兵马俑。

周敏。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10个字。积累精彩的词句。

3、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佣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

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调动情感。

1、同学们,在我国有一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每天都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就是——板书课题:秦兵马俑。“秦”字书写时注意最后一笔将捺变为点。

2、指名读课题。教师强调停顿:秦/兵马俑。强调“俑”的读音。

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知道了“秦”指秦朝。

2)知道了“俑”是指用泥土、木、石或金属制品等做的像人的殉葬品。

教师可以补充:秦始皇13岁即位时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据说用了70余万劳役者,花了38年才修建完毕。

4、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进行归纳: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要称它为第八大奇迹?

3)它有什么历史价值?

二、初读质疑,整体感知。

1、让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努力在后续的学习中尝试解开这些谜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老师现在想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

出示课件,检查生字的学习:

1)王冠衣裤肌肉踏步特殊拳头模拟名誉高昂固执

2)zhuó(衣着) chéng(乘法)

着 zhe(看着) 乘。

zháo(着急) shèng(战车千乘)

zhāo(着数)

3)披铠甲持兵器执缰绳戴鹖冠穿战靴。

持弓箭着战袍握宝剑

评价:这些词语中,第一个字都是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呀!

4)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昂首挺胸神态自若颔首低眉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殊死拼搏久经沙场惟妙惟肖。

整装待发待命出征若有所思腾空而起。

4、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择文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

1 兵马俑在我们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师:这句话总写了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

2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帮助学生采用拆词法理解:宏大(宏大是什么意思呢?)宏:

宏伟大:巨大,宏大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宏伟巨大。这种把不知道的词语拆成字,再组词,把词语连接起来理解词语的方法就叫拆词法。

以后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理解词语。

2)作者用了一组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将这些特点连接了起来。齐读句子。

3)哪些自然段分别表现了这些特点呢?指名说。

4)作者把这句话放在了两部分之间,有什么作用呢?

指名说,教师小结:像这样承接上文,启示下文的句子叫过渡句,独立成为一段叫过渡段。这样写,层次清楚,各个部分内容衔接更自然。它还能概括文章的大意。

3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绝无仅有和前文的哪个词意思相近。(举世无双。)这句话也是对秦兵马俑的高度评价。

师:谁能用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然后具体写---最后总结---

三、研读释疑,体验情感。

秦兵马俑这篇文章是一篇科学说明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它,去感受一下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拿出笔,圈划出让你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并做上批注。

3、 全班交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1)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近八千个。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数据去感受兵马俑的宏大规模。

预设:我体会到兵马俑规模宏大。我是从这些语句读出来的。“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师:(启发)这短短的一句话,你怎么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呢?

生:他说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两万这个数在我们的印象中已经够大的了,作者还补充说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篮球场我们比较熟悉,它比较大,现在差不多有50个这么大的篮球场组合起来,我们的足球场大概有四个篮球场那么大,五十个篮球场,大约有12到13个学校足球场,同学们想象一下那该有多大呀!兵马俑数量也特别多,达到八千个。

师:(再启发)再联系我们学校集会想想。我校1100人左右,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

生:(领悟),是呀,现在是八千个,差不多7个我们学校的总人数。可见规模宏大。

师:你很会读书,能结合文中列举的数字进行体会。是啊,深埋地下的俑坑竟然这么大,兵马俑的数量这么多,作为一名观众,此刻你什么心情?

生:觉得太新奇了!

师:你说!生:太不可思议了!

师: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把它读给大家欣赏吧!(生感情读)

师评:规模真是宏大!你们还从这段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生:我从这里读出了兵马俑规模宏大。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仅一号坑,它的长有230米,(相当于几个60米跑道长?)5个60米跑道长,总面积14260平方米。这规模真大!

师:也不错,你是从一号坑所占的面积体会到的。在一号坑仅仅感到面积大吗?

生: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居三坑之首)

师:咦,同样是数据介绍,怎么有的是直接写出数据,而有的数据则用上“差不多”、“近”、“多个”之类的词语呢?请你们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

生:一号坑一定比较规则,容易丈量计算,所以直接写出数据。而有的兵马俑有严重的残损,大概不利于精确统计。

师:所以,作者的表述是严谨的。的确,我们潜心读书时,不仅要关注内容,还要推敲语言文字。这部分还有一处也值得推敲,可见“规模宏大”。还发现了什么吗?

生:我从“已发掘“中,可以想到还有未发掘的。我从中可以体会出兵马俑的实际规模一定比目前更宏大。

师:很高兴你对文字有如此精妙的感受能力。是呀,秦始皇50岁时,丞相李斯向他报告:

“已经挖得很深了,连火也点不着了,凿时只听到空空的声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样,再也挖不下去了。秦始皇听后,命令“旁行三百丈乃止。”“可见他要求越大越好。

现在呈现的还只是已发掘的部分。如果是全部,那规模更是了得!来,让我们合作再读读这部分。

(师读提示性内容,生读数字介绍)

4、 数字是枯燥的,当我们把文中的数字与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兵马俑的。

规模宏大”就不再是模糊的概念了。好,咱们接着交流。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让你感受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生读: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南征北战”是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是说所到达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必将消灭敌人,夺取胜利。靠的就是这“巨大的”军阵。

师:文字是一种符号,如果你透过文字读进去了,脑中就会浮现出画面。真有那么神奇吗?来,请同学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南征北战”是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师:鸟瞰是什么意思。

生:鸟瞰就是从高处往低处看,形容看得很清楚,一览无遗。

师:听老师读读这句话,同学们眯眼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众多的兵马俑。

生:我看到了巨大的长方型方阵。

生:我仿佛看到了刚刚打完胜仗的秦军,又要出征。

生:我似乎看到了战旗飘飘。

生:我似乎听到战鼓声声。

生:我似乎听到了战马嘶鸣。

师:眼前的兵马俑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文字不仅是有画面的,而且也是有感情的。读吧,把你们体会到的情感传递出来。

(指名读。齐读。)

师生合作读全段。师读第一句,生读后面。从这段话中,你学习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先概括后具体。

5、兵马俑规模宏大,气势不凡,难怪作者说——(生齐读: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理解: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6、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作者又是怎样来为我们介绍的,我们下节。

课接着学习。

四、练习:积累本课中的四字词语。

板书设计。14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案

秦兵马俑 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多音字 乘 2 能正确 流利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 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 举世无双 等词的含义,领略秦兵马俑恢弘的气势,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多音字 乘 2 能正确 流利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 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 举世无双 等词的含义,领略秦兵马俑恢弘的气势,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解...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

沭阳县南湖小学集体备课定案。2016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王艳时间2017年4月5日课题。14.秦兵马俑。课时。教学内容 14.秦兵马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