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2-27 02:30:08 阅读 6981

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主备教师:贺晓红参与教师: 孙彦霞、武杰林授课日期:2015.11.18

教学目标。1.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2.了解人耳怎样听到声音及声音的反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教学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音叉、真空罩、手机。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然界里处处有声音,比如潺潺的流水声、悦耳的小提琴声、老师不知疲倦的教学声等,还有刺耳的电钻声、晚上休息后的火车鸣笛声等,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2、设问导学。

1.声音的产生(学生观察实验,并阅读课本77页思考完成)

1)在你说话或唱歌时,用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 ;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击鼓会看到纸屑在跳动,说明鼓面在。

敲击音叉,将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与音叉接触,你会观察到小球会说明音叉在。

2)归纳总结基本知识(学生二人一组交流完成,教师提问了解情况)

a.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可以是体、 体和体。

b.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c.用手按住发声的音叉,发声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学生观察课本78页图4-4完成下列填空,并在组内交流意见)

1)两位同学通过“土**”进行交流是通过听到声音的,说明可以传声;

2)水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伴奏中作出整齐优美的动作,她们是通过听到声音的,说明可以传声;

3)同学们是通过听到老师的声音的,说明可以传声。

4)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手机声音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你听到的声音。

实验表明,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三、自学检测:(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意见后,教师提问)

1.胡琴是一种弓弦乐器,它是靠振动发出声音的,口琴是一种吹奏乐器,它是靠。

发出声音的。

2.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发声,这时鱼会被吓跑,主要是因为能够传播声音。

3.期中考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4.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靠得很近,也只能通过无线**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不能传声。

5.蜜蜂在飞行的过程中,发出“嗡嗡”的声音,这是蜜蜂翅膀的结果,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

6.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a.声音被手挡住了 b.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4、巩固训练(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讨论交流意见)

课堂练习册》31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第一课时

主备人 尚博山组审核审核人班别 组姓名 宜州市洛西中学八年级物理 上 导学案。课题 第二单元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能说出声音的传播需要哪些条件。学习流程 引入新课独学交流独学合作展示小结当堂 明确目标文本初步感知探研点评提升检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课时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时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 会描述实验现象 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在学习...

声音的产生》 第一课时

北滘镇三洪奇小学梁玉枝 教材 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一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 实验 和体验,知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学生能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并由此领悟到这样的信念 客观世界的某些现象的发生是需要条件的。3 学生能够比较概括而合理地使用有关结论解释简单的声音产生现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