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14安塞腰鼓苏教版 1

发布 2024-02-18 02:45:08 阅读 3213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能正确读写生字词;体会文章清晰的结构;品味文章短句、以静衬动、排比、比喻、拟人、反复、对比、比喻、拟声词、叠词、感叹号等手法的运用;明确文章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较好的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手法美、语言美、精神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安塞腰鼓的思想精华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教学难点】

1、从结构、词、句式、修辞、写法等各方面品味文章。2、理解主旨,感悟生命。【教学方法】1、多**助学2、诵读导学【教学步骤】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

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请欣赏安塞腰鼓片段。

二、欣赏影片和**。

如果让你来描写安塞腰鼓,你会如何入手呢?着重写。三|、听读课文。

看看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和大家的构思有什么异同或特别之处。四、刘成章结构安排独特清晰。这一点我们从结构图中就能够体会得到。

1、这么热烈的场面为什么要写静?

2、中间“激昂的腰鼓”的层次是用那个句子划分开来的?

安塞。鼓响前——安静。

宏伟的场面。

腰鼓表演。腰鼓。

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后生奇丽的舞姿。

鼓声止——寂静。

五、除了以静写动,间隔反复的手法,文中还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把安塞腰鼓写的酣畅淋漓?

1、短句:节奏短促,掷地有声,将舞蹈的狂热、生命的律动、汹涌的激情宣泄得何其痛快淋漓!

2、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连用许多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3、比喻:生动地渲染腰鼓形象。

4、对比:突出安塞腰鼓的雄威,阳刚之美。

5、感叹号:标点符号也是会说话的,为文中汹涌的激情推波助澜。

6、拟声词、叠词:茂腾腾、咝溜溜、呆呆、马鸣风萧萧、隆隆,有昂扬、振奋、洁、有力之感。

六、这样一篇借助独特结构,多样手法描写的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呢?难道就是向读者介绍黄土高原西北安塞有这样一个打腰鼓的习俗吗?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安塞腰鼓呢?

1、生命的跳跃和律动。2、歌颂西北人民的朴质和豪放。

3、人们心中冲破束缚,表现自我,宣泄自我的冲动和渴望。4、精神上的奋发向上,乐观顽强。5、团结。【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力量的赞歌。

七、片段练习:看!—听!—闻!—尝!—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14安塞腰鼓苏教版 2

安塞腰鼓 教案。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习排比 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 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 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 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感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文14安塞腰鼓苏教版 7

安塞腰鼓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安塞腰鼓 是一篇充满着诗意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宏大的场面 奔放的动作 铿锵的节奏 激越的鼓点 反复的咏叹 尽情的赞颂,来表现对生命的诗意理解,对时代的审美感受,对民族家乡的真挚热爱。这种腰鼓是陕西地区所特有的,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4安塞腰鼓苏教版

安塞腰鼓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排比句 短句等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2 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3 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恢弘的气势,理解其中包孕的情感和深意。情感价值态度观 体会文章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