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草原优秀教案

发布 2024-02-14 05:10:10 阅读 3175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包含《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习作“变形记”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所选的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习作“变形记”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并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语文园地”通过交流、朗读、背诵等形式,学习“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阅读方法;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了解分号的用法;借助拼音认识地名;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1 草原。1.会写“毯、陈、裳”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3.揣摩文中在写景中融入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试写与人惜别的经历。

重点。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体会“蒙汉情深”,读出自己的感受。

难点。体会学习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

1.字词教学。

本课共有8个生字,可以引导学生用找规律、猜字谜等方法来识记。如“蹄、腐、裳、虹”都是形声字,就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毯”字则用猜字谜来记:一堆毛,两团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生字的书写按结构进行归类,“陈、虹、蹄、稍”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注意“稍”右边“月”的撇变竖;“毯、腐”这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中,强调“毯”的最后一笔为点。

2.阅读理解。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喜迎远客的热闹场景,敬酒联欢的开心场面。学生在想象中披文入情,既习得了阅读方法,又品味了语言,深切地感受到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3.表达运用。

学生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领略草原的秀美景色,体会作者的感受,例: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上面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先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进行迁移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预习提纲。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习惯等。

2)搜集古今文人描写草原的诗词、文章。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4)再读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多**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配**,内容为草原风光,时长约1分钟。

思考: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2.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诗词方面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叫蒙古包,他们喜欢喝奶茶,**豆腐和手抓羊肉,擅长套马、摔跤。描写草原的民歌有《敕勒川》等。)

3.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老舍先生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草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内蒙古大草原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上课伊始,我通过**歌曲、**,让学生了解有关草原的资料,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对草原充满了无限向往,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基调。

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绿毯线条柔美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裳彩虹马蹄热乎乎

礼貌拘束举杯感人会心微笑。

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②学生齐读。

2)这里还有一组词语,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好客同行似乎蒙古包。

学生回答:这些词语都含有多音字。“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ɡ”;似乎”中的“似”读作“sì”;蒙古包”中的“蒙”读作“měnɡ”。

点击课件,“好”“行”“似”“蒙”变红色)

2.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长句:

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生1:我觉得草原的景色很美,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骏马在尽情驰骋。

生2:草原人民热情好客,为欢迎客人,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唱歌、跳舞,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只有读好生字词和长句,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检查预习情况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让教师做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读课文时你能想到哪些画面?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如果我们抓住了课文的思路,也就抓住了组织阅读教学的准绳、筋骨和架子。初读重在整体感知,我通过边读边思考“你能想到哪些画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握课文的大体情节,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四、品读共赏,感悟美景。

1.自主研读,勾画批注。(哪几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几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还可以做批注。

学生默读,老师巡视,可以给出评价如“这个同学圈出了词语,并写上了自己的感受”“那个同学用波浪线画出了重点语句,还做了批注”。

2.朗读课文,想象美景。

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1)课件出示: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读句子,哪一句直接写了草原景色?根据读的内容你想象到了什么?哪一句写了作者的感受?

前一句写的是草原景色,(学生可根据生活经验谈自己的想象,把想象到的美景用语言表达出来);后一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去掉后一句,对比朗读,体会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作者的感受是作者看到美景后自然的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情景交融。去掉后表达效果没有原文好。

教师归纳学法:我们都要像这样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2)学生交流。

示例一:课件出示: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 请学生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的体会。

生1: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的样子,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白色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

生2: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

品“绣”字之妙。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为巧妙?(点击课件,“绣”字变红色)

生:“绣”字用得妙,羊群本来在吃草而随意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并且图案在不断变化,真是美极了!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生2:这种景象还像碧绿的湖面上盛开着朵朵白莲花。

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绿色与白色的搭配,这是一幅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指导书写“毯”字。

师范写“毯”字,谈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反馈评价。生自主练习半包围结构的生字“腐、羞”,再交流写法,练习书写。

示例二:课件出示: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渲染”“勾勒”。请学过中国画的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渲染”和“勾勒”。(点击课件,“渲染”变绿色,“勾勒”变黑色。)

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教案

1草。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会写9个生字。2 理解 一碧千里 渲染 勾勒 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结合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草原的美丽,感受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 一碧千里 渲...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16草原。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勾勒 骏马 无限 鞭子 疾驰 马蹄 奶茶 礼貌 拘束 举杯 摔跤 几个词语,能读写并理解 渲染 勾勒 翠色欲流 三个词语。2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课文第。一 二自然段。品味 积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草原 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草原 一课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着重记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由于地域限制,学生对草原的了解绝大多数 于电视或网络,但作为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想象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