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科学备课材料。
刘家中心小学:齐志刚。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设计意思(思路)
学生在前面三个半学期的科学知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学习中,经历了大量的观察、描述、提出问题、开展实验、交流等活动,他们的科学**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本册教材和前面的教材在设计上有所不同,这册教材的内容不是从科学知识的具体层面展开(可对照课标上的 “ 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 的内容框图)而是对前面七个学期科学课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在这个基础上力图打开学生新的视野,引起新的关注,激发他们对科学更大的兴趣,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和认识事物的窗口(三大领域 — 3个窗口), 进一步弄清原来前面科学课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活动以寻求新的探索和发展,为今后科学课的学习打基础。这就是本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意图。
二、教材的基本特点。
活动更具开放性,**更具自主性(在教材的各单元、各章节中均有体现)
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过程,总结前面科学课的学习,力图使学生对科学**的意义、特点和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7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活动。
在本学期,我们期望学生发展:
1、打开学生新的视野,拓宽学生观察、研究认识世界的窗口,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更大的兴趣;
2、引导学生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活动,适当加大**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对小学生阶段科学**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对科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更深入的理解;
3、培养学生正确地看待自然,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微小世界》单元分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
一、作一点说明:
1、本单元的名称是“微小世界”,和科学上所指的“微观世界”有所不同。
1)“微观世界” 所研究的对象指的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及以下的粒子。
换句话说 “微观世界” 一般指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实际上用我们的肉眼无法观察到)等极微小粒子的领域。
2)《微小世界》就本单元指的是用放大镜和简易的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节的现象。如: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纸和布类的纤维,小昆虫、昆虫的口器、触角等器官,还有一些藻类、菌类植物,植物的细胞,细菌菌落···
还是属于直观世界范围,有一些是用肉眼能观察的到,只是分辨不出细节)
是否可以这么说:
微观世界” 是已经进入物质内部进行研究;
微小世界” 的研究没有真正进入物质内部。
2、有关放大镜和显微镜。
微小世界》虽属直观世界范围,有的用肉眼也能观察到,却很难观察到物质的细节部分。这是因为人的眼睛在观察物质的细节部分时,分辨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东西(单元首页的概述)。所以教材就借机安排了放大镜和显微镜内容。
其目的有两个:
a、借助工具延伸人的感官。用放大镜、显微镜等来扩大人眼观察事物的视角,以便观察更细小的东西,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b、完善一部分以前所学内容的缺失。
如 :三上的3单元《运用感官》一课的p47页的一句话:“眼睛能看到很小的东西,但更小的东西就看不见了。
眼睛能看到很远的东西,但更远的东西就看不见了。” 又如:放大镜,学生已经用过很多次(七个学期约20次左右);显微镜也提到了不少的次数。
但它们为什么能放大?是怎样放大的?还有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它们都一样吗?
等等,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许许多多的疑团,那么教材借机安排了放大镜和显微镜内容就是为了减少学生脑海中留下的疑团,弥补所学内容的缺失。
二、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1、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2、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教材的结构是什么?
围绕核心概念,按人类观察工具不断发展,视野越来越宽广的思路编写。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到生命世界。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放大镜下的发现——放大镜下的晶体。
显微镜——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显微镜不断改进——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更多的成果。
光学简单知识。
主要内容——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科学家探索微小世界的故事。
教材安排了8个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教学层次。
第一层次 ——感知层次(较粗浅)
(运用放大镜)
1、放大镜 ——认识放大镜放大镜的功能。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镜的放大能力(倍数)
3、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器官等。
4、放大镜下的晶体———运用放大镜观察物质纤维、晶体等。
唤醒原有认识明确研究目标激发**兴趣获得更多信息。
第二层次 ——进一步的感知过程。
用显微镜)5、怎样放的更大认识”显微镜。
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7、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以上7个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步明白“ 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要求的提高,发明和改进观察工具→促进科技发展。
第三层次 ——单元总结应用层次。
8、微小世界和我们 ——探索、应用成果。
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医学和食品工业上,将成果展示式的呈现,让学生去了解。
通过本课内容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观察工具的发明、改进能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自然界许多秘密。··
自然界的‘微小世界’(微观世界)中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观察发现、去探索研究。而这些观察发现、探索研究者,也许就是我们现在所面对这些孩子。〕
四、本单元的特点。
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
一个比较开放的单元;
一个拓展学生观察范围的单元;
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单元;
一个有一定教学困难的单元。
五、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教学重点是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独立研究和发现的能力。
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有较多的发现。
六、本单元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昆虫、晶体等身边物质的兴趣,激发他们了解微小世界的热情。
2、在用观察工具观察、欣赏周围物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3、激发学生对科学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的热情。
4、体会到技术的发展给学习研究带来的便利,对科学研究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科学**。
1、能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物体。
2、能用身边的材料自制放大镜和显微镜。
3、能用图的形式记录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图像。
4、培养独立**微小世界的能力(计划的制定、研究过程、结果的记录、交流)和整理、归类相关主题资料的能力。
5、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
三)科学知识。
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显微镜是由不同倍数的放大镜组合而成的,凸透镜肯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知道计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简易方法以及放大镜倍数跟镜面凸度的关系。
3、了解有关昆虫、晶体的知识。
4、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活动和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要解决几个问题:
1、观察工具的解决。
本单元内容可分两大部分,用放大镜观察和显微镜观察。观察工具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观察工具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寻找和自制替代的物品和方法。
1)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碗等,这些圆柱形和球形的无色、无纹路和花纹的透明器皿装上水有放大的功能;
2)塑料袋装水后也能起放大作用;
3)凸透镜状或碗状的冰块、水滴有放大作用;
4)透明玻璃球也能放大。
5)不同倍数的老花眼镜片组合起来可制作显微镜。
对使用显微镜观察,教材上没有专门的作为新课学习,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包括如何培养、制作显微镜下的标本,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其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较厚不便于观察的物体,如植物果实、根、茎、叶等,需要制作切片。(课文13页第一幅图介绍了制作切片标本需要的工具;第二幅图介绍如何利用新鲜干草培养微生物;第三幅图是以洋葱为例介绍制作切片的制作方法)。
教师可预先准备好一些资料卡片或相关的书籍,这些资料卡片主要是操作方面的。比如如何培养和观察霉菌、如何培养手上细菌的菌落、如何获得生活在水里的微生物等等,提供学生参考。根据学校的条件,准备一些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工具和材料。
2、培养观察兴趣。
1)要让六年级的学生对用放大镜观察感兴趣,启发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行观察,鼓励学生有新的发现。
2)让学生知道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不用放大镜是看不出的。从中体验到用放大镜和不用放大镜所看到的物体不仅是大小不同,引起观察的兴趣。
3)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用放大镜观察周围世界的物体,粉笔头,铅笔、钢笔或毛笔的笔迹,各种纸,食品,衣物,植物、泥土等等,希望他们有更多地发现。
3、如何发展学生的**活动。
1)逐步提高要求:从易到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研究能力。
2)启发观察、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并提供范例。
3)指导观察、研究的方法。
学习制定研究计划。
学习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习如何交流研究成果。
学习评价的方法。
学习收集、制作简单的资料卡片。
八、教学中还要注意的问题。
1、体现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 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根据本套教材 统计与概率 部分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 一是考虑到在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准确 有效地...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 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根据本套教材 统计与概率 部分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 一是考虑到在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准确 有效地...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 主要的调整与变化。一 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根据本套教材 统计与概率 部分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 一是考虑到在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