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省级培训心得体会汇编

发布 2024-01-15 08:55:16 阅读 8893

2019年4月15日—— 4月17日,我参加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培训班的学习,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欣赏了三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及参加了专题沙龙讨论,短暂的培训两天培训,收获颇多,感触很深。

品生、品社的学科能学科价值在**?如何体现它的学科特点,如何让一线广大教师有一个清晰的课堂思路一直是我关切的问题。品生、品社教学是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既然是这么一门关系到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课程,在我们课程计划执行中,德育为先只是口号而已。小学品德,它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开放化的基本特征。在这次培训中,专家们也特别强调了在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中要突出这些特点。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们将如何去面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通过这次比较全面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好的认识。华校长的绘本教育,故事启发打通品生与品社值得我们思考,品德教育学科价值在**?

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

第。二、品社课堂要注重活动的开展。品社学科有着本身的独特性。

这门学科牵涉范围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健康等等。因此在品社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诸如网络、实地考查、采访有经验的人、亲身体验等方法搜集资料。在充分的准备之后,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故事会、交流、表演、实地考察感受等活动方式加强学生对只是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发现知识,牢记知识。

第。三、内容选择上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教学设计上注重以儿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老师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识海洋中,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不仅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师德师风也得了升华。对品德这门学科也有不同以往的认识。

品德课程要实现育人的功能,必须从教材中引发、从孩子的生活世界中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沟通课堂教学与孩子生活的联系,实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又要关注学生需求,引领孩子自主建构良好品德,使品德课服务于孩子的生活,实现“再回到生活中去”。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道德教育回归孩子的生活世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认为,不管哪种模式,反映出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要把“教”变成“学”,把“课堂”变为“学堂”。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

在听了富兵老师关于美国及日本等国的教材编排体系、方式,感触很多,我们的品德学科学科价值如何体现?如何拓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创新思维方式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相信教改之花一定会在名山绽放。

教研员省级培训心得体会11

4月日两天参加了省级课标培训,两天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听取了应美华校长和富兵老师两位专家的讲座,两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浅出阐述了自己对于品德学科的独特见解。对这门学科的性质和使命认识变得更为清晰。

反思区域内,甚至更广范围内这一学科状态发展更是忧心忡忡。学习过程中一个强烈的短语_”“儿童立场”一直撞击着自己的心扉。

记得2006底我在学校曾经组织过一个辩论会,辩论双方的辩题是”教育不需要”惩戒”和”教育需要惩戒”。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活动呢?当时以及到如今我们都从师德层面要求所要老师做到:

“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虽然”惩戒“和”体罚“相差甚远,但我们往往把我不好”惩戒“尺度。说句实话,当时辩论的场面很是热烈,达到娱情的目标,虽然没有形成什么结论,但肯定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辩论会虽然结束,但这个话题却成为我心中很纠结的问题。2001年,李吉林老师亲自对我说:”我们不要限制孩子。

“其实那时我根本不理解,因为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控制,如果要不限制孩子,我几乎没有办法做一个教师。因此,这样一个话题长久以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后来学校在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其中一个核心的目标就是培育一批以“学生立场”为创造源泉的智慧型教师队伍。几年过去了,对“惩戒“那样的一个话题似乎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面对师生巨大的压力,作为学校的一个管理者之一,我的心中的人文情怀也在与日俱增。我经常会用一个个反面的事件劝诫同事和我自己,可以这样说,那时我的人文关怀似乎还有一部分是屈服于规范而产生。

从前年成为一名教研员,心中的人文意识或者说生命意识似比以前更强。前不久,我在一所学校听课,我发现了靠边、远离的一行座位,再看学生,虽然是五六个人,但他们好像都不太讲究卫生,身上或多或少还流露出懒散、随意等习气。后来我严辞指出这样特殊座位要不得,坐在那边的几个学生要顶着多少歧视、“污染”?

这样的座位使孩子伤逝多少自信和自尊!

这次参加培训第一个报告就是应美华副院长的《让教学根植与儿童生活》。这固然如她所言选取了这一课程四个基本理念之一,但这也是这门学科的关键所在。我想如果教育人心中如果牢固树立儿童立场,我们这门学科的就不可能被边缘化,副科化;如果教师心中牢固树立儿童立场,大家又怎么可能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教育的使命是敬畏生命、成全生命、成就生命。用肖川的话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

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因此,有生命感应该成为教师一个重要操守。

对小学阶段的老师,以及与此有关的教育人,一个更加切合的说法那应该是心中始终有儿童立场。

教研员省级培训心得体会12

阳春四月,春意撩人,带着向往和愉悦,我参加了江苏省品德学科2011版课程标准培训活动。

培训第一天的早上,两个讲座已经深深吸引了我。

应美华校长平易近人的姿态和温馨动人的讲授,把我带进了富有童趣童真的儿童世界,时时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引导我们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看课程;她提及的绘本也使我对此有了很大的兴趣,提醒我想要了解儿童,必须亲近儿童,了解儿童的世界,熟知儿童的想法。至始至终,这个讲座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富兵编辑站在她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国际品德课程设置的形态和编写的优点,例举了许多国外本课程的优秀做法。她的讲座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作为课程的实施者,解读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编写者编写的教材的意图,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在教学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与自己的实际相融合,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培训第一天下午的三节课,更是给我带来了一场教学的饕餮盛宴。

徐莉老师执教的《我与小动物》一课,是充满爱的。学生喜爱小动物,喜爱老师,喜爱这样的课。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一点一滴的进步,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把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引导到正确的层面上:

不仅仅是口头的爱,内心的爱,更重要的是掌握爱动物的方法,把它们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尊重它们,保护它们。

邵沪杰老师执教的《不说话的朋友》一课,紧扣“朋友”展开教学。“找找朋友、秀秀朋友、看看朋友、帮帮朋友”这四个板块自然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儿童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了解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体会它们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制作紧密联系常州学生的生活,展示了常州的城市风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更潜在地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公共设施的爱护——如果大家都不爱护这些“朋友”,那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如此美好;而生活中一些受损的公共设施,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这节课上,邵老师把学生对“朋友”的爱护落到了实处,课一结束就开始了行动:捡垃圾、排桌椅……真正的教育是令学生自发的产生行动的想法,并自觉地将理论落实到行动上。

刘英杰老师执教的《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充分体现了德育的与时俱进。新的教学方式,新的科学技术,人类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等等,将“喜”与“忧”发挥到了极致的同时,引起我们的深思: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忧,是科学本身的错吗?

如果在教学中,设置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科技的环节,让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衔接,并起到指导作用,是否更好呢?科学技术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天上午,来自省内各地区的领导、教研员、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就第一天的培训和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将自己的收获体会娓娓道来,所见略同时会心一笑,有分歧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有的老师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生成,有的老师关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课时设置,有的关注学生的需要,有的关注课程的意图……思维在这里碰撞,智慧在这里体现,理越辨越明,道越论越清……

作为一个农村教师,能来参加此次培训是幸运的,幸福的,是充实的,也是收获的。最后,用沙龙时一位老师的话来结尾:“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我,正是那被摇动的树,被推动的云,被唤醒的灵魂……

教研员省级培训心得体会

在本次全省教研员培训期间,我认真听取了省教育学会杨九俊会长的讲座 名师的成长 深受启发,这里就教师成长的手段谈点学习体会。一 读书。一是读书要精选。教师在博览群书的同时,还要精读几本书,精读几本可以让自己 安身立命 的书。大凡名家都有自己特别喜爱的几本书,他们对这些书反复阅读,反复领悟。正如 喜欢读...

教研员省级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4月 日,我在常州星辰实验学校参加了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培训者培训培训活动。来自全省的专兼职品德教师 各区教研员参加为期两天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旨在全面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基础上,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基本理念,进一步课堂有效教学,促进全市品德教...

教研员省级培训心得体会

9月17日至19日,在美丽典雅的盐城毓龙路实验学校,来自全省的800多名小学 幼教 教研员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厅 教研室组织的培训活动。绵绵的秋雨挡不住大家学习的热情。我,也是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一员。自去年十月加入教研员队伍还不足一年,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这次省级教研员培训倒真的像一场 及时雨 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