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3-11-14 08:52:13 阅读 6610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所含的复杂的思国与思母之情。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课文内容。

2. 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起季羡林,大家并不陌生,五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季羡林爷爷写的文章,叫做《怀念母亲》。怀念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接下去给点时间你们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读得准确、读得通顺,边读边感悟。

准、顺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过生字词关。老师来看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如何。(出示生词)

挚寝频朦胧凄斑篇。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纠正错误;指导正确书写,“朦”“胧”“凄”“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朦”“胧”“凄”左窄右宽,“频”左右相等,尤要注意“朦”、“频”,切勿少写多加,要注意区别。)

3.把它们放到词语中你们还会读吗?(出示词语)

真挚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朦胧凄凉可见一斑一篇散文弃养沮丧心潮腾涌(采用小组朗读、个别朗读的方式,纠正错误)

4.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都要知道,待会我们再一起在具体的句子中理解它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来生字词难不倒我们同学,接下去老师要考考你们大家有没有读懂课文了。从课题来看,这是一篇抒发怀念、思念之情的文章,怀念的对象是母亲,那么这个母亲仅仅是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母亲吗?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来告诉老师。

请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设计意在让学生立足第一段)

明确:双重含义:亲生母亲、祖国母亲。

2.作者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

请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同样在第一段)

明确: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3.同学们有没有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样浓浓的爱与怀念?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找一找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深切感情。

先来找找怀念亲生母亲的句子吧,用横线划出你找的句子,并注意边找边感悟。

4.交流反馈,教师总结并及时板书。

怀念亲生母亲: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5.再来找找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

怀念祖国母亲: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原文地址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6.同学们找出来许多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这也是作者和我们常人想得不一样的地方。作者从什么时候开始特别怀念祖国的?

立足第三段)

明确并引导:到德国留学后(国外) 引导怀念两个母亲。

国内引导怀念亲生母亲。

7.梳理文章两大块内容。

国内:思念亲生母亲。

国外:思念两个母亲。

回归课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四、回顾生母,感受敬慕。

1.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此块内容着重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2.谈感受,质疑。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引导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终天之悔、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会如此痛苦?同学们能理解吗?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这得从季羡林和母亲的关系说起。

感情好,母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

补充资料: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我就跟到**。

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

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她总是把家中罕见的白面饼子给我吃,而自己一生都以难以下咽的高粱饼子为伴。

相处时间不多。见原文中“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是什么?

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

明确: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出示资料: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你如何理解“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这句话?

明确:抓住依靠、精神支柱去感受。

5.结合资料,再谈谈自己对作者所流露出的感情的理解和感受。

6.再读整段话。

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痛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终天之恨泪流不止。

亲生母亲频来入梦。

崇高的敬意真想哭。

真挚的爱慕)

频来入梦 凄凉甜蜜。

祖国母亲不能忍耐。

思潮起伏想起故国。

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贵定二小陈家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识记8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 真挚 朦胧 凄凉 频频入梦 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及对祖国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3 渗透法制教育。3.品词析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深切的怀念和...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词语,通过词语把握文本情感脉络。2.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走进季羡林的心,理解季羡林对母亲的怀念。3.走进季羡林的日记,体会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4.学写 触景生情 手法,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 1.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走进季羡林的心,理解季羡林对母亲的怀念。2.学写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怀念母亲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2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3 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