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学案

发布 2023-11-13 12:05:00 阅读 2405

第一课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学案。

一、主要知识点。

1、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2、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劳动者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数量和质量。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

资本。资本通常有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

经营管理。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其中,劳动、土地、资本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是联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应 ——促进。

不适应——阻碍需要作变革或调整。

4、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

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即国内生产总值。

意义:①gdp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②人均gdp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③gdp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比例变化,反映经济结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缺陷:不能反映环境成本,不能反映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5、经济发展的两种方式。

主要驱动力:创新。

6、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特征:(1)科技含量高(2)经济效益好(3)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4)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7、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实现。

1)目的: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实现:①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②要让**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③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积累。

二、习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年)近5年来,全国31个省(区、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达12.6%,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增长率达12.47%。提高职工工资属于

a.生产活动 b.交换活动 c.分配活动 d.消费活动

2、(2023年)2023年初举办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馆内,以物联网、智慧家庭、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中国智能电子产品吸引眼光无数,激起惊叹连连,订单也随之而来。从中可得到的启示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换代的根本出路在于( )

a.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b.产销对路。

c.要有一流的国际展示平台d.有力的政策扶持。

3、(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的综合性指标。以下应纳入中国gdp统计范围的是( )

a.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工作收入b.中国在南海新油田创造的产值。

c.中国企业海外分公司创造的产值d.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价值。

4、(2023年)以下是经济活动中生产与消费环节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目的 b.生产是起点,消费是中间环节。

c.生产是目的,消费是起点 d.生产是中间环节,消费是终点。

5、(2023年)11.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是

a.生产、交换、分配、消费b.生产、分配、消费、服务。

c.生产、交换、分配、需求c.生产、投资、分配、消费。

二)综合分析题。

6、(2023年)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运用社会主义生产的相关知识分析可知,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分)

7、(2023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2023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2023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23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国之利器,科技强则国强。

一年来,我国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请列举一条。

第一课学案

地球村的形成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概况,准确定位自己的生活环境 2.掌握地球 变小 的原因,从交通工具 通信方式 网络建设以及电脑的升级换代方面,但是从根本上还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 地球在 变小 阅读教材p2 3,一段 1.交通工具发展的意义?2.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先进的交通工具?这些...

第一课学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课时 体味文化。一 学习目标。观察不同区域 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要求 学生在下面通读一遍,大体了解。二 预习提纲。...

第一课学案

第一课藤野先生。学习目标 1 收集鲁迅的生平和创作,理解 积累词语。2 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的脉络结构。3 总结 我 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典型事件 用自己的话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4 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5 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教学过程 资料链接。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