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导入新课: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超过75%,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是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具有重大意义,农村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今天,让我们翻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了解中国古代农业走过的历程,关注农业发展的现状,一起构想中国农业健康美好的未来。
了解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讲授新课: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史料**:原始社会渔猎和采集经济(课件史料**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人类发展早期以采集自然界的天然产物为生的经济。它与渔猎结合在一起,成为原始社会前期的主要经济活动内容。当时人类同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能力很低,人们主要依靠双手采集现成的野生植物如野菜、果实、根茎等作为食料,同时还捕食一些小动物和虫类。
到氏族制度形成和发展以后,人们已经可以逐渐地把自然界的某些东西再生产出来供生活之需。各地区的氏族部落都根据当地的条件,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大体上说,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形成了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边远草原地区的氏族部落形成了以畜牧为主的经济,南方长江下游地区的一些氏族部落虽然也经营农业,但渔猎所占比重较大。
可以想象,以发展农业为主的氏族部落,由于生产的需要,就相对地定居了下来。让同学们明白中国的原始农业**于采集经济。
图例与遗迹**:,中国古代农业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
传统文化**:通过动脑思考“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白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问题**:展示十二生肖的资料,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题回答:
(1) 试将十二生肖分类,分别谈谈它们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关系。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鼠、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 —传说中司雨的神物,它也是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2)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归纳中国古代农业起源的基本特征:
历史信息: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中国农业是由采集业向种植业发展而起源的,主要作物是北粟南稻,形成了南北两个农业中心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十二生肖大多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力量型,有野生型,有环保型,有家畜型等,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之一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但分工不彻底,双方具有互补性。
生产工具和技术是中国古代农业先进于世界的两方面,而生产的核心环节牛耕代表了最高的水平。接下来共同学习生产工具的变革。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3)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小结: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
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
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
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
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
1)犁壁的安装:
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2)耧车的发明:
汉代还发明了新式的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
3)代田法的发明:
4.曲辕犁的发明
1)曲辕犁的发明和结构特点:
唐代学者陆龟蒙,记录了已经在长江下游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媻、犁策,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又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是曲辕和犁媻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二是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5.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1)翻车:
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的翻车(又称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
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
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2)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筒车又叫水转筒车,是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随水流自行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没入水中时盛满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度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所装的水就从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
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
灌溉工具必须与水源密切结合,下面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农业的水利设施。
小结: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
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请同学们打开地图册p4《大禹像》、《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传说当时洪水泛滥,禹奉舜之命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办法,终于战胜洪水,被推举为舜的继承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那么,中国古代都修建了哪些水利工程呢?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芍陂在今安徽寿县,灌溉面积一万多顷。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郑国渠由韩国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所建,灌溉面积达四万顷,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
2)都江堰: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
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这可以使我们非常具体的感受到水利工程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就是在今天,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当然,今天的水利工程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在发挥着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例如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历史必修1第一课教案岳麓版
1 孔子生平第1课孔子和老子。一 孔子的学说。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 处事 做...
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一课学案
高1历史学案1融入历史,感悟历史。课标解读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基本内容 1 分封制 概念 周王分封诸侯,诸侯再对下属进行分封 诸侯国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 功臣 姻亲 先代贵族等。特点 层层封授 等级森严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 1 课时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掌握农业的起源 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水利系统的完善,以及小农经济的产生 特点 利弊。2 过程与方法 史料搜集整理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