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权沿革(历史发展脉络)
元谋人 旧石器时代北京人。
山顶洞人——形成
1、原始社会半坡文化
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黄帝、炎帝、蚩尤父系氏族公社。
尧、舜、禹。
2、奴隶社会。
建立:夏朝(约bc2070—约bc2023年)
发展:商朝(约bc1600—bc2023年)
鼎盛:西周(bc1046—bc771年)
瓦解:东周春秋(bc770—bc476年)
3封建社会。
1)形成:东周战国(bc475—bc221年)
2)发展、鼎盛、衰落:
秦(bc221—bc207年)
封建大一统时期西汉(bc202—ad9年)
东汉(ad25—220年)
封建国家的**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220—266年)
三国(220—280年) 蜀(221—263年)
吴(222—280年)
西晋(266—316年)
两晋东晋(317—420年)
十六国时期。
南朝(420—589年):宋、齐、梁、陈。
北朝(439—581年):北魏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隋。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隋(581—618年)
唐(618—907年,“安史之乱”〈775—763年〉)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代(907—960年)
辽(契丹政权)(916—2023年,947年称辽,983年称契丹,2023年称辽)
北宋(960—2023年)
南宋(1127—2023年)
西夏(1036—2023年)
金(1115—2023年)
元(1271—2023年)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什么异同。
背景:明清时,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原因: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监察,隶属**部门,地方权集**,废宰相制宰相职权扩大,妨碍皇权高度集中。明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同时也鉴于元宰相权力太大,导致社会动荡。
时间:2023年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权分六部。
评价:君主**加强,防止了宰相专权,但更易导致决策失误和**,当君主无能或不理朝政时,更易导致权臣或太监乱政。
原因:宰相制度废除,皇帝政务繁多,无力应付。
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创内阁: 过程成祖:阁臣获得参决机务的权力,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宣宗:阁臣又获得票拟权。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首辅权压众臣。
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评价:内阁不是法定的**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因此,内阁是君主**强化的产物。阁权不同于相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原因: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很大的限制。
特点:简(机构人员)、速(办事效率)、密。
职责: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雍正帝:设军机处:人员组成:皇帝亲信的满汉**。
性质:由最初的暂设的军事机构,逐步发展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制度发展到顶峰,也加强了**集权。
利: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和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
政治上:****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权臣乱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人民受到沉重的政治压迫。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作业第一单元第5课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 1 子贡 孔子的学生 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抗礼 抗礼 为宾主之礼 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已有实力雄厚的商人。b 春秋时期诸侯已被商人操纵。c 当时商人并没有受到歧视。d 春秋时期有的商人参与政治活动。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结驷连骑,束...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作业第二单元第8课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 1 1494年,经过一年的谈判,两国签署条约 一个拿走了东方,另一个把美洲抱在了怀里,由此开创了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先例 这两个国家是 西班牙 葡萄牙 英国 法国 荷兰。ab cd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 葡萄牙两个国家率先开始在东西方两个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答案 a2 一位学者形容...
历史九上岳麓版
九年级上册岳麓版历史复习提纲。一。人类的起源 300多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人种的分类 黑种人 黄种人 白种人 分类依据。母系氏族 该亚的故事。二 亚非文明古国。三。欧洲文明的起源。古希腊前2000年雅典 海上交通便利 工商业发达 奴隶制城邦。雅典 前六世纪末。罗马 公元前6c 布匿战争雅典 迦太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