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

发布 2022-07-05 20:41:28 阅读 8648

1.我国自2023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 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右图是北京故宫内的一处建筑,对于该机构的设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政令统一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封建**统治的需要。

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5.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和鲁伯禽各为一族,在宗法上毫无关系。

7.下图形象的反映了西周时期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前者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④前者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后者是属于上层建筑。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③

8.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9.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集权 d.主张**集权。

10.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1.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a.**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

c.**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12.2023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

13.右图是秦朝**的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

a.建立**集权制度。

b.皇权至高无上。

c.全面推行郡县制。

d.**与地方相互分权。

14.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15.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集权国家以来,**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其中汉武帝和宋太祖的回答是。

a.**弱枝 b.内实京师,外销奸猾。

c.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d.守内虚外。

16.秦朝统一后确立**集权制度。关于右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 .**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17.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18.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皇权的产物。

19.古人认为:“天高不可及于泰山”,祈愿“天地交泰”。于是历代帝王狂热追求泰山封禅大典。但是宋代以后,泰山神渐渐被碧霞元君所取代,封山告天成了祭神求福。这一变化说明( )

a.泰山神已不被帝王所重视

b.泰山封禅大典变成了封建迷信活动。

c.**集权进一步强化

d.泰山成了五岳之首。

20.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削弱地方,加强**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b.①②c.②③d.①②

1.b 2.d 3.a 4.c 5.c 6.c 7.a 8.c 9.a 10.c

11.b 12.b 13.b 14.a 15.a 16.b 17.c 18.d 19.c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②

2.下列**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利**

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时代”

a.①②b.①②c.①③d.①②

3.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有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b.

c.d.

4.2023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个世界体坛盛会起源于古代的希腊。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作是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运动会。

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

d.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5.罗马管辖其辽阔疆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b.加强君主**集权。

c.普及推广罗马法律 d.提高罗马军团的镇压力量。

6.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文章(书籍):

《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据此判断,该研究**的题目应该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7.下列一**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8.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c.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内容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9.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高一历史必修一检测题

21.1 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4分 影响 开创了君主 集权制度 加强了 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了国家统一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 2 制度 科举制 2分 作用 有利于加强 集权,巩固统治 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 或扩大了统治基础 有利于提升 文化素质 有助于社会公...

高一历史必修一基础检测

历史必修一基础题检测。第1课夏 商 西周 的政治制度。1.夏商时期,在国家最高权力的传承上都实行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民主推选制 d 嫡长子继承制。2.下列关于商朝地方侯 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是臣服于商超的方国首领b 他们是商朝品位较低的地方 c 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d 他们要...

高一历史必修一5自测

高一历史必修一自测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建国初的 新时期的。2 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年与苏联签订。1953年提出意义。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1955年参加并提出。异指同指。s外交突破的关键是年在它的影响下,还有其他的外交成就 年年。原因。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