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二

发布 2022-07-05 20:38:28 阅读 8436

龙岩一中2017届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据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2.有一首歌这么唱到:“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它去赶集……”歌词中的“集”到了明清时期演化为 a.草市 b.城市 c.市镇 d.瓦子。

3.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朝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b.明**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d. 明**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

4.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曲折的。图**现b处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鼓励发展实业。

b.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

c.封建**统治被推翻。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6.英国《金融时报》:“自2023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2023年.2023年和2023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南方讲话。

7.“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

abcd.①②

8.“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鞠躬,即携手而归,无槟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选自《申报·自由女子新婚读》)。以下不属于**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d. 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9.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报刊杂志 b.电报** c.电影电视d.铁路交通。

10.下列**中符合“清末民(国)初西方文明对我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这一主题的是。

abcd.②③

11.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把2023年前后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并且认为2023年以后,人类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

a.美洲的发现b.商品**范围不断缩小。

c.各地文明逐渐汇合交融d.殖民扩张的开始

1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a.***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b.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c.欧洲商路和**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向世界性**扩展

13. 2023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 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d. 葡萄牙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14.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1552-1610)向明朝皇帝进贡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时间应该是在。

a. 新航路开辟前 b. 新航路开辟后 c.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5.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 荷兰、德国、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d. 西班牙、荷兰、法国。

16.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17.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c.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18. 一篇历史**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9.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b.大批美洲国家的独立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新兴工业城市的大量出现

20.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2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初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封建势力的衰退。

c.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d.工人运动的兴起。

22.对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是①海外** ②海外掠夺 ③圈地运动

黑奴**abcd.①②

23.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交通运输工具革新方面的突破首先出现在美国。

b.许多工业的发明源于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明。

c.改良型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应运而生 d.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

24.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标志着。

a.列强开始了资本输出 b.亚非拉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d.新的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出现。

25.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表明。

a.电已进入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当中b.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c.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26.**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27.英国,2023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2023年占1/4,2023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28.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29.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新航路的开辟问题。

b.由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问题。

c.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

30.某欧美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是。

a.英国有钱人以乘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

b. 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 泰晤士河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31.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一 选择题。1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 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 朝鲜b 苏联c 印度d 日本。2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 总领事 身份...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过程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一 选择题。1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d.中日正式建交2 1971年,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 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

2023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作业22 必做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1 美国在二战后期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b 促进世界 的发展。c 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d 充分利用世界资源。2 二战后建立国际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在于 经济的混乱会加重危机 保护主义严重阻碍 发展 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