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一课学案

发布 2023-11-13 16:07:10 阅读 1854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设计no.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设计:王敏时间:2012.09.03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发展过程和传统文化的分支——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变革,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随着汉武帝大一统王朝的确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并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汉唐以来,形成“三教合一”的趋势;宋明时期,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形成、发展、演变;明朝中后期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思想领域反封建进步思潮出现。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去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1.2课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梳理】一、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 经济上,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旧有的井田制走向瓦解,而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个躬势力在变化中消长,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造社会的不同想法和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形成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可以畅所欲言,到处宣传自己的思想。

第三, 阶级关系上,“士”这一社会阶层活跃。各诸侯国统治者都想富国强兵,争霸天下,因此十分重视礼贤下士;“士”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主张去治理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同时也为文化学术的繁荣提供了**阵地。

二、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流派。

一) 孔子.孟子.荀子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创立(春秋晚期)

1)孔子的地位:

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1 思想核心是。

仁”的主要内容。

实现途径。如何评价。

礼”的含义。

如何评价。2 政治思想:

3 哲学思想:

4 教育思想。

a教育对象。

b教学方法。

c学习方法。

3)孔子思想的历史影响。

2:孟子、荀子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战国时期)

孟子及思想主张】

1)孟子的历史地位:

2)孟子的思想主张:

1 政治思想:

2 民本思想:

3 人性论:

4 义利观:

3)影响:荀子及思想主张】

1)荀子的历史地位。

2)思想主张:

1 朴素的唯物思想(哲学思想)

2 人性论(道德思想)

3 “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

4 治国策(政治思想)

3)影响: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材料二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材料三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

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1)比较材料。

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

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见解。(6分)

课堂检测】1.针对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

2.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3.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

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 “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仁者,爱人” ③天人感应” ④知德合一。

abc.①②d.①③

4.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6.阅读**,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民本思想b.农本思想 c.教育思想 d.重农抑商。

7.“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8.《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bcd.①③

附答案:问题**。

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2分)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2分)

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2分)

3)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2分)

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2分)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2分)(认识、主张只从一方面作答最多3分)

课堂检测 bcccb acd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课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 1 课时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掌握农业的起源 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水利系统的完善,以及小农经济的产生 特点 利弊。2 过程与方法 史料搜集整理 问...

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一课学案

高1历史学案1融入历史,感悟历史。课标解读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基本内容 1 分封制 概念 周王分封诸侯,诸侯再对下属进行分封 诸侯国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 功臣 姻亲 先代贵族等。特点 层层封授 等级森严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

历史必修1第一课教案岳麓版

1 孔子生平第1课孔子和老子。一 孔子的学说。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 处事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