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草原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1 15:55:04 阅读 5022

《10静默草原》(第1课时)

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积累描写草原的词语和句子。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用三角号标出课文线索语句,用直线标出文中表达草原感受最有特点的句子,用曲线标出草原人以欣赏的眼光欣赏草原的语句,用括号标出文中写草原特点的词语或句子。积累在本子上。

3.结合课后“阅读练习·**”二和“词句品味·积累”预习课文,在笔记本上写发言提纲。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样式”,“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疑难问题”,“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目标:在诵读积累中认识草原的特点,在外乡人与草原人的对比中理解作者对草原独特的感受和对生命的哲理**悟。

评价任务:1.能够正确流利地说出本文草原特点的句子,草原感受最有特点的句子,明显表明作者是用草原人的眼光欣赏草原的句子。

2.能够合作交流,从写法、内容、线索、草原特点与感受等方面,概说文意。

3.能够精读课文第11段,完成课后“练习·**”二。

4.能够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和助读资料,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5.摘用文章美句,创造同名微型美文。

教学过程:教学铺垫:复习背诵《敕勒歌》导入新授《静默草原》。

明确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特色语句。

2.训练精读课文,解说文题和文中集美的能力。

教学环节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特色语句:

1.表明草原特点的句子。(用()标出)

文章对草原感受最有特点的句子。(提示:用横线标出)

2.文章明显表明作者是用草原人的眼光欣赏草原的句子。(提示:用曲线标出)

时间:5分钟。

交流明确】ppt小结:草原特点句。

辽远而苍茫 。②看不到与看不尽。 ③在单一中呈现丰富。④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⑤可以接触 。

ppt小结:草原感受句。

1.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2.草原没有(新景物可观)。

3.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4.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5.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6.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7.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

8.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9.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10.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11.(草原)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提炼:草原人(包括我)看草原的感受,城市人、游客看草原的感受。对比写法。

ppt小结:以草原人的眼光欣赏草原句。

d5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d11天,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

d13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提炼:草原人用欣赏的眼光欣赏草原,用心享受草原的美。

教学环节二:说。

请从内容、写法、线索、思路等方面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

时间:5分钟。

学生交流。明确并小结】

内容:赞美草原的散文诗。作者抓住草原辽远而苍茫(或辽远,或辽阔)的特点,写了草原人、城市人、游客对草原不同的感受。

以感悟为主,在对草原独特的情感基础上,抒发了对生命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学会善忘和静默。

线索:静默。线索句: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只可感受——听不到啸声——凝立冥想——善忘,静默中观望未来。

写法:1.逐层深入2.对比手法3.多从侧面、反面赞美4.呼应。

思路:设问引起下文——拿草原与都市名山园林对比、蒙古牧人与城里人看草原对比、草原与海对比,从而突出草原“辽远而苍茫”的特点——草原给人的感受:自由感和局促感——对草原温柔的爱和热烈的爱——对人生的思考,学会“善忘”和“静默”。

教学环节三:品。

细读课文第11自然段,深入理解草原感受,解说文题。

1.请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联系全文说说下列三句话表现了草原的什么特点?

a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b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c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点拨】抓关键词“辽阔”、“自由感”、“不自由”等,到文中找能体现这些关键词的相关语句,有根有据的说话。

1、 联系助读资料,用14段的“凝立冥想”和15段的“善忘”、“静默”印证本段作者从草原感悟到的人生态度。

助读资料:克什克腾】

公元119年,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霍去病出代郡塞击败匈奴,封狼居胥山。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2024年),清军与新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尔丹在乌兰布统峰下打了一次大仗。这就是清朝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乌兰布统之战。 公元2024年,康熙皇帝以大将军费扬古为主帅,二次亲征噶尔丹。

歼灭了其主力。噶尔丹只带少数亲随逃脱。史称昭莫多之战。

公元2024年,元朝妥欢帖木尔在明军的攻击下,从元“大都”(北京)北走“上都”正蓝旗境。翌年6月20日到达应昌——今克什克腾旗的达里诺尔西畔,以至元七年(公元1270)初设的应昌府,改造为“新都”,并在此指挥元军与明军周旋。应昌城最后还成了元朝末代皇帝最后一个都城。

这是弘吉剌部先人建城时没有想到的,也给克什克腾这片土地抹上一点悲剧的色彩。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和点拨:

第1.题:提炼:草原的核心特点是辽阔。

辽阔”特点句:“站在草原上……辽远而苍茫”,“脚下的草儿……与天地相接”,“草原没有边际……草原的中心”,“草就是海水……显示壮阔”,“草原上没有树……飘展生响”,“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辽阔首先……”等。

提炼:辽阔给人自由感和不自由感、单一感。

a自由感:草原放牧者对水草自由的想像和感受。

课文语句:草原人“像母牛……像烈马……”句,“装填一些苍茫”句。

a不自由感:过度单一和强大的辽阔让人不由产生“惊慌”的心理。让人感到局促不自由,甚至稍许害怕。“难免”一词加强了这一心理效果的普遍性。

课文语句:“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句,“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句,“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句。

点拨b】“拐杖”喻指文明社会中的金钱、地位、权势、荣誉等等。

b城里人丢掉了象征权利、地位、荣誉、金钱的“拐杖”,退隐了一切人文背景之后,在只有天地人的草原上,无边无际的空间全部是大自然,任何人的创造痕迹,和大自然空间相比,都好像不存在一样。而人与之相比,显得很渺小,渺小得微不足道,而且人的一切作为,不管是抗争还是悲痛,都奈何大自然不得。人的感觉不自由、局促。

从反面赞颂大自然的伟大,也是正面赞美感受自然伟大的心灵。

c单一感、丰富感: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感和丰富感也是辽阔引起的独特感受。

课文语句:“和海一样……单一中呈现丰富……显示壮阔”,“脚下的草儿……雾色中的淡蓝”。

第2.题:点拨“凝立冥想”】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静静的思考,久久的思考,深深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

点拨2.“善忘”和“静默”】“我”凝立冥想这些往事,草原也有记忆。然而,草原善忘,忘记了这些不幸的历史。

这表明草原洒脱豁达,坦然自若。草原千百年来孕育的辉煌足可以使她有理由喧嚣张扬,但是草原却选择“静默”。“静默”表明草原沉稳、不张扬的态度。

从草原的“善忘”和“静默”中“我”陷入了深深地久久的对人生的思考。“我”也该学会“善忘”和“静默”。“善忘”——忘记权利、地位、金钱、荣誉等等,学会豁达洒脱。

“静默”——沉稳、不张扬。

小结:课文标题《静默草原》

1.可以理解为“静默的草原”——草原静默。辽远而苍茫的草原静默——沉稳,不张扬;善忘——坦然自若,豁达洒脱,观望未来。

2.可以理解为“静默于草原”——人静默,人在辽远而苍茫的草原上静默。从辽远而苍茫的草原身上,人学会了用心感受生活,静默——沉稳、不张扬;善忘——坦然自若、豁达洒脱,不计较荣誉、地位、金钱等,观望未来。

二者都有。总结】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于水草自由的想象和感受。文章思想深邃,见解独特,语言雅洁而富有诗意,富有诗的美感。

角度虽多,感受虽多,“静默”二字一线贯之,形散神聚。本篇散文诗兼具散文与诗的特点。

四:写。文中集美。

用精选课文美句的方法,形成同名的微型美文。

学生摘读课文,现场写作。

交流。附:教师习作。

静默草原》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头向后眺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

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相接。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这种)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

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总结】蒙古作家鲍尔吉 ·原野把自我对草原独特的感情融入到本文中,他以优美细腻的笔触,深邃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他眼中草原的魅力所在。《静默草原》美在静默,美在无言。

教学反思:1.这堂课的最亮点。

一、在于板块教学中注重了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亮点。

二、集美成文是一大创新。亮点。

三、本次设计的四个教学活动层层深入,每次活动都在文本中,紧扣阅读且读写结合,体现了新课标“整体阅读,多角度反复”的教学思想。以学生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先学后教,合作**,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1、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提升学生发言的质量,点拨学生思维的方向,总结学生的学法等。注意难文易教,深文浅教。

草原第一课时

1 草原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的。1 通读课文,认识课后16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 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品味优美语言,感受祖国西部的优美景色。3 学习第一自然段老舍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二 教学重点。品味有没语言,感受祖国西部的优美景色。三 教学难点。学习老舍表达感情的写法。四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五...

草原第一课时

草原 第一课时。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 草原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 说教材。草原 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以 走进西部 为专题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要求是 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

《草原》第一课时

草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城关镇明德小学李云。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渲染 低吟 迂回 襟飘带舞 静寂 羞涩 天涯 鄂温克。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认识草原的特点。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的自然风光。4.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