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创设情境(歌曲、**等),感受草原的美。
2、采用读悟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描述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
2.**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制作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同学们见过草原吗?你知道有关赞美草原的诗歌或歌曲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倾听草原。(白居易的《草》、民歌《敕勒歌》)
2、**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草原实在是太美了!旖旎的风光让人陶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老舍的美文《草原》。师板书课题“草原”,引导学生感情读题。
二)预习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字词读准,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不会的字词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者看词语手册来理解。
2、出示词语。
渲染迂回。襟飘带舞玻璃。
彩虹羞涩。马蹄摔跤。
分行指名读,检查掌握情况。男女读,齐读,多种形式读。
很好,看来我们班同学们的自学能力都很强,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再次自由默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检查反馈。
1)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同学们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美)
2)老师结合学生汇报板书:“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尝试概括一下。
1)学生再次自读课文。
2)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草原(美)
人情美。4、请同学按照“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两方面内容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四)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是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听范读,想象草原的景色。
听范读,把自己当成作者,去看看那美丽的草原。
3.学生自由练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从你们的表情中看出有的同学和作者一起看到了草原,陶醉了。
4、你最喜欢草原的哪些风光?请把文中描写的相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此处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组织学生品析句子,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教学预设:1)喜欢草原的天。
课件:“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这里有两个词比较特别,清鲜和明朗,和我们平时形容空气、天空的词不一样,我们平时形容空气是新鲜,天空晴朗。有区别吗?
**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来看这草原,天空是那么近,仿佛触手可及。难怪比别处的更可爱。
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置身于草原中,令人不禁想深呼吸,贪婪地嗅着这清鲜的空气。谁来读一读这句子,让我们能看到明朗的天空,呼吸到清鲜的空气。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2)喜欢草原的绿。
课件:“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是指草原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这天底下,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除了绿还是绿。
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段的中心句。你还能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吗?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绿草如茵、葱葱茏茏、碧波荡漾、花红柳绿……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这段话中也有一个四字词表示绿的,找出来了吗——翠色欲流。说说你的理解。
这绿盈满了我们的眼帘,仿佛空气都被染绿了,在地平线上,那绿仿佛要流溢到云端了。“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课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渲染和勾勒都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者淡的水彩涂抹画面,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给人感觉是片的,模糊的,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感觉上更清晰。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2)**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谁愿意来欣赏这幅美景?(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草原的美吧。(齐读)
3)喜欢草原上的羊群。
课件:“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个句子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比喻。把羊群比作大白花,草原比作绿毯。)
**展示。(感受羊群使草原充满生机的美)
4)情感流露。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课件:“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仿照句子,用“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2)句子比较: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3)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4)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5)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最后欣赏一首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五)作业布置。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思考后面的人情美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
六)板书设计。
天(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风光美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草原(美羊(大白花)
人情美。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教学目标。16 草原课时数第2课时总课时数。1 学习课文第 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2 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3 背诵课文第1段。教学重 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难...
草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草原 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 走进西部 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同时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草原 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草原的秀美景色 迎客场面和把酒言欢的情形,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养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 人情美的语句。2 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教育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2 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