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劝学导学案

发布 2023-11-10 11:40:07 阅读 2592

高一语文《劝学》导学案。

劝学》第一课时答案。

课前预习案。

识字注音答案略。

本文是围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展开的。

课中**案答案。

三(一)1.停止从 /比合乎通“煣”,用火烤木使它弯曲合乎通“又”

靠近/磨刀石广泛的学习/检查/反省/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通“智”,智慧/明达2.翻译答案略。

3.(1)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2)比喻论证。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1.连词,表修饰,不翻译结构助词,不翻译连词,表修饰,不翻译

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不翻译强清楚。

借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到达名词作动词,游泳横渡。

通“性”,资质,禀赋 2.翻译略。

3. ①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

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②本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 用原话回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四.尝试演练。

学习就像是一匹马,即使你不能走得快,它也能带你到千里之外;学习就像是一只船,即使你不会游泳,它也能帮你横渡江河。如果不学习,那么你自身的不足就无法得到弥补,最终会影响你的人生,所以,学能补拙,只有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五、b c a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目标 一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作者感情。二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细品作者工笔画式的写景风格。三 认识 通感 博喻 等的修辞方法,领悟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进行写作指导。分析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从多角度 运用多种手法描摹荷塘美景。教...

高中语文第一课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学好语文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的基础,生活离不开语文,用心感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是马克思长于抒情的信 他赢得了燕妮伟大的爱情 语文是琼瑶手中生花的妙笔 一代代天王巨星凭此星途灿烂 语文是李白的诗 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

高中语文第一课

高中语文第一课 走近语文,开启幸福。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张春红。教学目标。1 师生互动,增进了解 彼此信任 互相欣赏的师生关系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2 使同学们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意义 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阵地,惟有将这两大阵地联通起来,才可实现语文的高效课堂,也才可实现学生语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