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小学,家长第一课

发布 2023-11-10 01:20:05 阅读 5844

孩子入小学,家长新起点。

课程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家长了解一年级小学生常见问题,并进行自我对照反思,增强对孩子入小学准备及应对工作的针对性。

2、通过现场对话、调查与家长进行家长角色自我认识的沟通,指导家长重新认识家长的角色,促进家长自我觉醒并主动学习家庭教育。

3、通过案例分析促进家长增强对学校工作及教师角色的理解,提高家长家校合作意识,促进家长主动进行家校沟通与家校合作。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课热场,明确目标。

一、谈话交流,热场。

1、自我介绍,致谢家长,热场。

2、家长在幼儿园及小学入小学时的普遍高期望心态。

孩子出生,成为家里的宝,让家族充满快乐与希望,总感觉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人物”,至少比爸爸妈妈要强很多。70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并会受到本科教育。

二、心态调查,促进自我对照。

1、今天,孩子要上小学了,你是怎样的心情呢?请在以下三个词中选一个最能表达你心情的词。

1)担心:因为自己上学不好,担心孩子会遗传;因为幼儿园教师的负向评价,担心孩子小学也不行;担心孩子将来不听我的话,管不了孩子……有的家长孩子上了小学比幼儿园更焦虑了。

2)希望:因为觉得孩子很聪明,比自己小时候强多了;因为幼儿园教师的夸奖,觉得孩子小学会更好;因为自己现在能为孩子上学提供好条件,觉得孩子能学好。这种希望与孩子的学习成绩相伴随,但是希望会变,甚至最后变成失望。

3)相信:因为孩子已经学会了拼音、很多字,数学加减法都会了,一年级一定能学好;因为孩子很喜欢读书,很喜欢上学,一定能学好;因为孩子很听话,肯定能学好。但是,不知道这种相信对不对。

2、提示课程目标,激发学习热情。

家长新起点”,就是要学习“相信孩子”,并且这种相信是正确的,科学的,不是盲目的;学会不虚缈的“希望孩子”,学会不因一时的落后“担心孩子”,了解孩子入小学,自己应该怎么想、怎么做。

第二部分:主体部分,五个专题。

专题一:学习好。

一、对比观察两张**,引发思考。

1,好的课堂中,你的孩子会是哪一位?

1)观察:这是一节很好的课,教师会管理,会表扬,孩子守纪律,孩子爱学习,但是,大家观察孩子的眼神、表情及身体状态,学习状态一样吗?

2)描述:对**中的孩子进行区分性识区,观察学习状态的区别,有的特专心、认真,有的不专心但是很听话。如果这些学生,都考90分,你觉得哪个学习最好?

3)分析:学习状态不等于学习成绩,学习状态好才是真正的学习好。

2、乱的课堂中,你的孩子会是哪一位?

1)观察:这是一节乱的课,教师管理管理经验不足,也不多么会表扬或批评孩子,孩子很散漫,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学习状态不一样,但是大家想没想过,我们的孩子上一年级后会不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2)讲解:学习状态,也就是学习核心要素,为三点:求知欲,专注力,自控力。

3)思考:你觉得孩子为什么没有求知欲与专注力?如果这些孩子都能考90分,你觉得哪个学习好?

描述:目前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很不平衡,早学的或学好的因为无聊而破坏求知欲与专注力,没学的或学不好的因为落后、焦虑也破坏求知欲与专注力。

4)分析:真正的学习好,是不管在学会或不会的状态下,都能有求知欲与专注力。考得好不等于学得好。

二、观察榜样**,对比自己孩子思考。

1、观察:榜样,你的孩子能这样吗?

1)这名孩子的求知欲与专注力怎样?

2)讲解:我们的孩子求知欲与专注力是怎样被破坏的?

求知欲:批评没了。

专注力:干扰没了。

自控力:管制没了。在下面两部分都会谈这个话题。

2、总结:小学100分≠学习好;60 ≠学习差。

很多孩子一二年级考得很好,可是到了三年级成绩下滑,成了困难的学生。

难道孩子一年级学习好,三年级学习就不好了吗?我一年级是好家长了,难道三年级就成了坏家长了吗?有的家长怨三年级老师没教好,你觉得是老师的原因吗?

其实,究其原因,是家长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好。

专题二:好学生。

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家长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一、三个现实问题,促进对照反思。

1、你检查家庭作业吗?(讲解:学习有兴趣:主动学习)

1)你会陪孩子写家庭作业吗?

图一:是天天陪,检查,批评。家长一般因孩子写得慢,或者有错而着急;家长也以为自己能教得了孩子,当了孩子的老师。闹得孩子不喜欢,家长不高兴。

图二:陪着,但是家长“装不会”,把球踢回去了。

哪个好?2)了解“心理需求等级”,分析陪写作业的心理策略。

陪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就是要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两个要素:一是坚持逐步放手,从陪到不陪。掌握时间与进度,在一定时间内,需要陪同,逐步放手,促进学生自己写,要着眼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什么时候能放手了,就是有了自控力,学习才能真正好。

写作业是培养孩子自控力很好的办法之一。

二是坚持分享鼓励,只鼓掌不挑刺。家长怎么陪,不是盯,不是教,更不是批评,一是自己要做出学习的样子,让孩子模仿家长的写字、读书、看电视,二是要分享孩子的作业成果,不要挑刺,错的或确实不好的,让孩子尽可能再思考或自己解决,培养孩子与大人“平等”的自信心,培养了孩子的成就感,觉得自己“了不起”。

有深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想学,主动学习,这样到高年级学得多了,兴趣会更浓,越学越高兴,成绩就会越好!没有学习兴趣,老是在家家长逼着、看着学,在学校老师、同学逼着、看着学,到了高年级学得多了,越学越困难,越没有兴趣,当然成绩也就下来了!

3)小结:好学生是学习有兴趣的,主动学习的。

2、你会要求给孩子调位吗?(讲解:活动能合群:交往学习)

1)看图:两组孩子分别是怎样的?

图一划清界限,还得经常闹;图二成了好朋友,互帮互助。

2)第二组的同学合作有什么好处呢?

了解“学习金字塔”,鼓励家长让孩子“当小老师”,孩子越大,动力越依赖于同伴与朋友:朋友多,不但玩得好,一起学习后劲也足;朋友少,没有愿意一起玩,自己学后劲往往不足。小学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

与同桌关系很好,与同桌总是互相帮助。读课文,一人读一遍比前读,背课文互相检查,写了字比一比谁写的好,还会互相夸一夸。自己不会的,向同桌问,向组长问,都乐意帮助他;同桌同学不会的,他也会帮助讲一讲,自己不会就一起查字典,问老师。

3)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组怎么办?

帮助同桌,为遇到“不满意”的同桌而庆贺,孩子的小闹不会出问题,都是家长的心态出了问题。这样,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正好弥补“幼儿园学会了破坏学习素养”的不足,千万别让孩子调位,一是会造成孩子有矛盾不去解决,而回避的人际交往惯性,二是丧失了锻炼自己当小老师的最好的学习机会。

4)好学生是活动能合群的,能交往学习的。

3、你会给孩子装书包吗?(讲解:生活有条理:身体学习)

1)调查了解家长对孩子包办的程度。

图一:孩子自己会收拾书包,会做很多小家务。自己收拾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作业自己写的,写完自己检查。

图二:写作业是书包“一倒”,写完作业书包“一塞”,一点条理性也没有。其它事情更没条理性。

2)通过数据分析,鼓励家长指导孩子做家务,培养综合品格及能力。

只要不影响安全,就不要代替孩子,尽可能的让孩子早做些小家务。做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品德、智力、情感等都有极大的促进。

3)好学生,是生活有条理的,能用身体学习的。

二、总结引导:合格小学生的三大标准。

这三条,是教育部对三万五千名学生做了样本调查后总结的合格小学生的特点:学习有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

说到底,分数相同,不光学习能力不同,而且人本身的综合素质也不一样,小学生的分数是**!

专题三:想什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孩子的闹腾的现状。

七岁八岁狗都嫌!小孩子闹腾,大人们折腾!

老师折腾:不准大声说话!

家长折腾:要老实!要听话!认真听!

折腾,就是不管用,然后很多家长或教师还会用上绝招:打,这更恐怖。

二、闹腾充分体现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孩子为什么闹腾呢?

1、心理需求:勤奋感,主动感。

-12岁是培养孩子勤奋感、主动感最关键的阶段。他们想探索,想动想读想写,不怕笑话,不怕累,如果过了这个时期,你想让他们动,或者回答问题,那就真难了。闹腾是好的!

2、心理风险:规则感。

家长的有效期到孩子12岁为止。”1岁是养成规则最后阶段,知道什么事情都有规矩,做事就按规矩办,按纪律办。这个闹腾问题不解决,规则意识形不成,孩子就成了皮猴子了,越大越管不了了,很多孩子到了五六年级还多动,就是没有规则。

只会闹腾也不行!

三、闹腾策略。

1、错误策略:压。

一般策略,家长与教师的唠叨,甚至家长与教师的惩罚,本质上都是“压”,只会造成两种后果:

一种是没压下去。孩子更闹腾,最后多动了,坐不住,听不进去,总是不干“正事”,不但形成不了规则,自己学不好,而且严重干扰别人。

第二种真压下去了。孩子一般会变得不敢动,不爱动,没精神,慢慢变得懒了,头脑也变笨了。是因为害怕而不闹腾的,同样没有规则感,一旦遇到宽松的土壤就会加倍的还回来,更闹腾。

2、过渡小结,引发思考。

压,是负强化,越压越厉害。用正确的行为,代替错误的行为,就是正强化。

怎么正强化呢?让孩子闹腾培养勤奋感、主动感,又得让孩子闹腾得正合适,培养孩子讲规则。

3、正确策略举例。

1) 闹腾对策:坐(怎么坐端正?)

强调,还是练习?

强调,没有勤奋感,难建规则感。练习,满足勤奋感,建立规则感。

2) 闹腾对策:说(什么是小气说话?)

模仿小声样子,训练小声规则,奖励小声榜样。

不停说,满足勤奋感;小声说,建立规则感。

什么是小声说话?从小没小声说话,知道小声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嗓子。孩子不知道怎么小声说话,家长以为孩子知道!

怎么办呢?反向模仿--正向模仿--现场训练--持续训练--形成能力,形成规矩。

3) 闹腾对策:听(什么是认真听)

眼睛看着说话人,点头yes摇头no,有问有答举小手。

不停的动,满足勤奋感,安静的动,建立规则感。

4)闹腾对策:写(什么是好好写?)

横上躺着谁?竖上站着谁?四间小屋,各自住着谁?

不停的看与想,满足勤奋感;有序的比与写,建立规则感。

四、总结提炼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

孩子新入学,家长新起点,就是要从现在开始,弄明白孩子的心里到底想什么,根据孩子的想法去教育,去帮助。每个孩子,每种现象,每个问题,背后都有“心理机制”,我们能读懂孩子心里想什么,就可能解决,读不懂,就可能做错,而害了孩子!不懂孩子,这是我们家长最大的问题!

1、我只会照着做!喜欢观察模仿,拒绝强调解释。孩子是最善于观察的,模仿的。

我们就是让他们观察认真,模仿认真;让他们观察专心,模仿专心。而不是老去讲,老去强调,老去批评。孩子最好奇,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家长做出新的样子,孩子一定会照着学的。

这就是孩子心理特点。

朱马小学家长开学第一课总结

家长开学第一课总结。为了促进家长学习,帮助家长成长 促进家校配合,强化亲子共成长,创建和谐校园,我们朱马小学在新学期开学伊始,按照市教育局和教管办安排,积极组织开展 家长开学第一课 活动,现总结如下 1 学校高度重视。我校积极行动,立即部署,学习研究上级精神,加强调度,将 家长开学第一课 活动列入重...

开学家长第一课讲话稿

龙水乡中心学校 开学家长第一课 讲话稿。2017 2018第二学期 校长 赵喜军。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是本学年第二学期家长学校开课的日子,我谨代表全校师生感谢家长的光临,同时恳请大家对学校的学校管理 学校建设 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提出宝贵意见。今天我主要想同家长朋友们交流四个话题 1 介绍学...

“开学家长第一课”专家指导意见

一 开学家长第一课,而不是 第一会 其目的在于抓住纲举目张的 纲 抓住新学段家校合作的关键,引导家长继续参与到后续的家长课学习当中。二 开学家长第一课,是孩子进入新的学段 中小学幼儿园起始年级 家长如何有效帮助孩子的启蒙课程。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新生家长在孩子入学适应阶段经常遇到的困惑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