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一框增添我们的魅力u00100教学设计

发布 2023-11-09 23:55:03 阅读 7149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明确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珍惜人格,尊重自己,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

运用: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自觉遵守并践行个人礼仪规范,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等。

四、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5~10;《教师教学用书》p 7~14;《学习指导》p 2~15;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准备表演所需道具;为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将学生分成四大组。

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导语,设问导入本课要学的知识。

2.教师活动。

1)**活动一:小童成为国航的实习生。引导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导语(p4),用ppt出示问题:小童凭什么成为国航贵宾休息室一名实习生?

2)点评归纳学生答案,明确习礼仪、讲文明的意义。

3)设问导入本节课内容:怎样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从哪些方面塑造?

4)用ppt出示单元和第一课知识结构图。

5)板书:增添我们的魅力、个人礼仪。

3.学生活动。

1)仔细阅读第一单元导语(p4),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童凭什么成为国航贵宾休息室一名实习生?

2)**ppt,理清本单元、本课内容结构。

二)研习新课(35分钟)

第一目: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5分钟)

1.教学内容。

1)个人礼仪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2)讲究个人礼仪的意义。

2.教师活动。

1)**活动二:三种形象、三种结果。用ppt逐一出示问题:三个镜头展示三种什么形象?显示三种什么结果?直接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2)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导出个人礼仪的内涵,点明个人礼仪展示的是个人的形象和魅力,因而它是我们的一张名片(ppt出示: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强调我们要讲究个人礼仪,涵养内在修养。

3)板书:个体规定、道德要求、主要内容、礼仪基础。

3.学生活动。

1)认真阅读教材第5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针对每个镜头所展现的形象分小组讨论、交流。

2)由第一小组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倾听、思考,并做好笔记。

第二目: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10分钟)

1.教学内容。

1)仪容仪表的内涵。

2)个人仪容仪表修饰的要求。

3)讲究仪容仪表的意义。

2.教师活动。

1)**活动三:谢娜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用ppt逐一出示问题: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ppt出示: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根据自身容貌等进行外表修饰时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板书:容貌外观、综合外表。

2)**活动四:观察与讨论。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热烈**。

围绕仪容、仪表具体要求(ppt出示),点评学生列出的优点和不足,归纳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

板书:整洁、得体、美观、高雅。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比观察两张合唱**,说说哪一合唱队更易成功?成功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列举校园中某些仪容仪表的(反面)现象,引发学生讨论。

对学生的讨论作适当点评、引导,根据学生对象,补充列举仪容仪表失误的例子,同时注意细节。

3.学生活动。

1)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分析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第二小组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倾听、思考并做笔记。

2)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活动:通过相互观察,指出各自仪容仪表上的优缺点,在做中学;结合书本知识共同**、合作学习,掌握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同时做好笔记。

3)运用知识:列举身边讲究和不讲究仪容仪表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第三目: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10分钟)

1.教学内容。

1)形体姿态的内涵和特点。

2)形体姿态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3)面部表情的主要构成因素与要求。

2.教师活动。

1)**活动五:欣赏名言、表演与评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第7页活动框中的三句名言,观察学生反映,请举手最快的小组介绍三个观点的出处和内容。然后请其他小组介绍或补充,并就回答的问题进行适当点评、纠偏(用ppt逐一出示问题及答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表扬和鼓励。

用ppt逐一出示问题及归纳要点:“从古至今,为何人们都重视形体姿态礼仪?”使学生明确“行为心表”,重视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用ppt出示要点:

“行为心表”,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板书:形体姿态、动作、表情。

2)**活动六:请每组学生代表表演动作(站、坐、行、手、面部微笑表情),用ppt出示规范动作**,引导学生对照教材要求,进行评价。

对学生表演进行赏析性点评,结合学生讨论结果,归纳形体姿态要求。

板书:(站坐行手)精神、优雅、风采、风度、美丽。

请学生列举损坏形象的常见错误并作简要评价,适当点评后用ppt出示60周年阅兵及“世界上最真最美最感人的队礼”**,接着讲述“队礼”故事,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进一步理解查斯特菲尔德名言“当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表情与动作便是最佳的语言”的深刻含意,懂得形体姿态礼仪的重要性,加强形体姿态养成训练。

3.学生活动。

1)感知材料:翻阅课前预习记载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三句名言的出处与内容进行竞答;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并加以补充;小组思考、讨论“人们都重视形体姿态礼仪的原因”,由第三组学生代表回答,其他同学倾听。

2)每组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站、坐、行、手势、面部微笑表情等。其他同学评价场上非本组同学的形体姿态,分别记下优点、挑出毛病,并谈谈感受。认真**ppt,共同**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做好笔记。

3)列举身边不规范的形体姿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比60周年阅兵**及“世界上最真最美最感人的队礼”**,谈谈对查斯特菲尔德名言“当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表情与动作便是最佳的语言”的理解。

第四目: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10分钟)

1.教学内容。

1)语言的功效。

2)注重语言修养的意义。

3)养成文明礼貌语言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2.教师活动。

1)**活动七:职校生“体贴的语言提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感受并体会其情景。

请第四小组学生表演并体验,(ppt出示)设问:文明语言带给他人的是什么?展示的又是什么?

适当点评学生的发言,导出语言的功效。ppt出示要点:“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板书:语言习惯、文明礼貌、吐露心声。

2)运用知识: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表演结束后进行赏析性评价,倡导学生注意并加强文明礼貌语言修养,提升形象。

用ppt出示情景剧主题:①一同学不小心碰翻了另一同学课桌上的书本。②关着门(没锁上)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上自习课,此时有一同学要从外进入教室。

③一同学学习中遇到问题了,求助于其他同学。④一同学因拨错号码而误打了他人**。

3)引导学生指出教材第9页三个镜头中的不文明语言和动作,并组织学生以文明语言、得体动作演示(ppt出示)。观察哪一组反应最快,请该小组回答并表演。之后请学生列举常用礼貌用语,教师补充介绍。

3)请学生谈谈语言粗俗的危害,并**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在讨论基础上,导出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四个方面,用ppt出示——强化文明意识,训练语态形象,塑造文明话语形象,关注声音形象。

4)板书:强化文明意识、训练语态形象、塑造文明话语形象、关注声音形象。

3.学生活动。

1)**活动:仔细阅读教材第8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感受、体会“体贴的语言提示”带给人的舒服与温馨;由第四组学生代表当堂表演并体验,再现这一亮丽的风景,其他组**、思考;各组讨论、交流,明确文明礼貌语言习惯的意义。

2)运用知识:每一组学生代表根据教师出示的情景剧主题表演一个情境剧,其他学生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体会语言功效。

以小组为单位,竞答三个镜头中不文明的语言和动作,并以文明礼貌的语言和得体的动作加以演示,其他同学思考、点评。

其他学生谈观后感,讨论、归纳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途径和方法,做好笔记。

三)课堂小结(1.5分钟)

1.教学内容。

总结归纳。2.教师活动。

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强调应讲究礼仪,注重道德修养,加强礼仪训练,道德是里,礼仪是外,自觉践行个人礼仪,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以此增添我们的魅力。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板书:个人礼仪(外)、内在品德(里)、讲究礼仪、注重修养、加强训练。

3.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板书思考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2)评出个人和小组“礼仪之星”。

四)课堂练习(5分钟)

1.教学内容。

学习评价。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

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 2第题;

2)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3 第题;

3)简答:说说你对教材第6页《礼记》名言“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的理解;

4)养成训练:《学习指导》p 10 第1题,p 11第2题。

3.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进行训练。提高个人礼仪素养,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五)课后作业(0.5分钟)

1.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

1)辨析:《学习指导》p 4第题;

2)案例分析:《学习指导》p 6第1题。

3.学生活动。

记录作业,课后认真完成。生活中以人为镜,在练习中完善自我。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1.世界上最真最美最感人的队礼。

见教学参考书p 17“ 四、教学资源链接”第一段文字。

2.穿着失误举隅。

见教学参考书p 17“ 四、教学资源链接”第三段文字。

3.青春女孩仪容仪表“六不要”

见教学参考书p 18第3~12行。(如班级中没有女生,该素材可以不用)

4.损坏形象的常见错误。

见教学参考书p 18第14~18行。

5.常用礼貌用语。

见教学参考书p 18第28行~p 19第11行。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第一框增添我们的魅力课后评析

在日常德育课教学中,知 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好解决的,但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下面几种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第一,通过案例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对个人礼仪的相关知识更加直观化 形象化 生活化,避免了空洞说教,有利于取得更...

第一课第一框

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1课成长在社会。第1框感受社会变化。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用生活的实例说明人类社会及我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2 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3 学会运用 一分为二 方法来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成就和问题。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人们生活的发展变化,增强关心社会...

第一课第一框学案

第一节感受社会变化。学习目标 1 知道社会生活变化发展的主要表现。2 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经济 政治 文化互相促进 全面发展的过程。3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