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习作语文园地

发布 2023-09-12 16:35:57 阅读 6332

习作·语文园地。

1.借助图表回忆做实验的情景,将图表填写完整。

2.能够流畅地介绍自己做实验的情景。

3.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4.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5.引导学生懂得可以根据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6.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运用的练习,学习例句中描述生活现象,提出思考问题的写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7.诵读与积累山水诗《滁州西涧》,感受诗人笔下的自然之趣。

1.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2.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3.引导学生懂得可以根据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4.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运用的练习,学习例句中描述生活现象,提出思考问题的写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3课时。准备一只烧杯、一杯清水、一只生鸡蛋、一盘盐、一把汤匙。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世界上什么最神奇?科学的力量最神奇。科学,能让太阳为人类烧水、煮饭,能让机器人代替潜水员到海底探险。

科学,能让远隔重洋的亲人面对面地对话……科学能够改变世界,科学能够创造未来。今天,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二、培育思维,动手实验。

实验一:鸡蛋放入水中。

1.今天老师给同学做一个鸡蛋放入水中的实验。实验开始前,你想说什么?

2.做这个小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器材?谁能说一说,请用上数量词。

3.看老师做的时候注意观察、思考。比赛内容是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实验的?做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板书:做、看、想)实验1:

老师把鸡蛋轻轻放入清水中。

学生先在小组内练说,练说约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选择运用所给的词语和句子再次进行练说。

提供的词语:

描写观众的词语:

目不转睛。欢呼雀跃。

议论纷纷。争先恐后。

一眨不眨。伸长脖子。

描写鸡蛋变化的词语:

晃晃悠悠。摇摇摆摆。

慢吞吞。描写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像个潜水员慢慢沉入水底。

鸡蛋像喝醉了酒似的,晃晃悠悠地往下坠,不一会儿就沉到杯底“睡大觉”,一动不动了。

鸡蛋晃了晃身子,又懒洋洋地倒了下去。

学生在小组内练说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词语、句子,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限制学生的思维。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之后,语言丰富了,心中也有了自信,这样进行比赛也是对学生小组学习结果的展示,同时老师要提升。

另外,分开实验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实验过程放大,是在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就有发现。

实验2:在水中放入盐慢慢搅动,观察发生的情况。(过程同上)描写观众的词语:

疑惑不解。手舞足蹈。

一眨不眨。伸长脖子。

拍手欢呼。描写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仿佛轻了许多,从杯底里浮了起来,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从水里探出了脑袋。

鸡蛋浮了起来,就像潜水员的氧气罐里氧气不足了似的露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鸡蛋像一位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水中,在清凉的池水里游动几下,眨眼间又浮起来了。

为什么生鸡蛋放在清水里会沉到杯底,而放进有相当浓度的盐水里,却会神奇地浮上来呢?(清水的浮力小,盐水的浮力大。)实验二:学生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1.准备器材:尺子、碎纸、干布。

2.把尺子在干布上摩擦,然后把尺子靠近碎纸,观察发生的现象。

3.了解静电吸附的原理。

三、学生拟题。

四、习作。要求:写清楚实验过程中自己怎么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吗?同时,注意其他同学的感受了吗?

五、评议。六、批改(结合语文园地的修改符号)。

内容:1.格式、卷面、错别字、标点、语病。

2.实验过程是否具体。

方法:把好词好句用曲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理由。不明白或好的建议当面和作者交流,作者修改。

步骤:1.边读边改自己写的作文。2.和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3.找组外的同学修改。

七、小结。我们刚才是把做实验的具体过程写了下来,这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经过,这是记叙文。不但要讲清楚,还应把语句说得生动优美。

第二课时。一、交流平台。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阅读的时候,怎样才能把一篇长文章读短,把一本厚书读“薄”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概括。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体会到怎样用一句话准确地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了吗?(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收获回答)对,我们除了用自己的话,还可以借助这段话中的关键句进行概括。

2.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种方法。

出示《赵州桥》第2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思考:这段话讲了什么?文中哪一句概括了这个意思?

2)根据交流出示句子: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讲解:这句话是课文中的原句,它非常简明扼要,直接告诉我们第2自然段写的是赵州桥的设计如何“雄伟”。

3.翻翻本单元课文,找一找,哪篇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也是用原句直接概括那一段的意思的?

4.交流:如:《小虾》中第3自然段,“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这一句直接写出了这一段的意思。

5.出示《花钟》第2自然段,读一读,找出关键句。想一想:这个关键句能直接说明这一段的大意吗?

6.小结:要进行修改,这句话和后面的句子构成一问一答,在概括的时候,就要用陈述的语气来写。这就需要修改。如,改成: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7.仔细对照这些段落,看看这些关键句的位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关键句的位置并不固定,有的在这段文字的开头第一句,如《小虾》第3自然段;有的在这段文字的第2句,如《花钟》的第1自然段。借助关键句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我们要灵活地找到关键句,仔细研究,是直接引用还是需要修改。

第三课时。一、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有发现。

引言: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1.出示例句,读一读,思考这两段话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句子。注意要读正确、读流利。

3.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从中读到了什么?

交流:第一段话中的第一句话是作者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最后一句是作者提出的问题。

师小结:观察时主动思考然后提出问题是非常好的习惯。你能模仿例句也来写一写吗?

4.照样子,写一写。

5.交流。二)读一读,会修改。

1.课件出示书上带修改符号的句子,介绍修改符号。

2.读一读修改过的句子,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3.用修改符号改一改,并交流。

4.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诵读名诗,感受自然之景,自然之美。

1.谈话:大自然激发了文人墨客的灵感,他们的笔下流淌出一首首隽永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积累一首山水诗《滁州西涧》。

2.出示题目,指导朗读,读好“滁”“涧”。

3.出示诗句,借助注音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对照,说说作者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景物,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前两句写诗人一个人在山涧中行走,看到芳草萋萋,幽水潺潺,树荫茂密,那黄鹂鸟在树丛深处唱歌。后两句写诗人看到春潮不断**,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横在水面。

)5.师小结:这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6.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学生有了亲自实践的体验,说实验,写实验就是手到擒来的事了。乐园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先放手给学生自学尝试,再稍作点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由于是练习,学生起来比较枯燥,多多给予鼓励,使之产生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13.花钟。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 50 内容。教学目标 1.会认 芬 芳 内 等10 个生字,会写 斗 芬 等13 个生字,正确读写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欣然 苏醒 等词语。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4.学习运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3.花钟。花钟 教学片段。感受 花钟 的神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拓展点 师 课文为什么以 花钟 为题呢?谁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第3自然段 师 花钟到底是怎么回事?生1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 时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 教案 反思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表记录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 写具体。2.尝试用修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