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可能性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8955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第一课时可能性(1)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

备注。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

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5.师小结:

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板书:

可能不可能一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

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

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作业:教材练习第47页第题。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板书设计。可能性不可能。

完全确定)一定。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

第1课时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重庆市开州区金峰镇中心小学王俊。教学内容 p44 例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等词语来描述。2 经历观察 猜测 验证 交流的数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和 能力。3 让学生主动参与丰富的教学活动的过...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 1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可能性 例1 教学设计。新野县上港乡小五学校郑彩云。可能性 例1教学设计。新野县上港乡小五学校郑彩云。教学内容 教材第44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 交...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 1教案

可能性 教学设计。衡水市桃城区河沿小学韩树云。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