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 第一课时 课课练

发布 2023-09-12 16:35:53 阅读 4501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蝈蝈与蛐蛐》限时训练。

1)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晕()_乐。

盛④弹。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b.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c.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3)下面对《蝈蝈与蛐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b.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c.“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喜”的美妙。d.“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温馨的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比又十分和谐。

4)填空。蝈蝈与蛐蛐》选自作者___是___国诗人。

课内语段阅读题。

灿若寒星。阅读《蝈蝈和蛐蛐》,完成1~4题。

蝈蝈和蛐蛐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在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1.读了这首诗后,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找出诗中写夏景和写冬景的句子。

夏景冬景。3.诗中既有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又有严冬寂寞冷清的景象,诗人写这些景象有什么作用?请说说看。

4.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1.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2.夏景:

“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冬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3.写夏景是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是美妙;写冬景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从而来突出主题。

4.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课外语段阅读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外国诗两首 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济慈和叶赛林及其田园诗的特点。2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独运。3 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4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课时安排 1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

九年级语文外国诗两首

初中语文导学案。年级 九年级学科 语文主备 审核 课题 外国诗两首 课型 自读课授课时间 2014 2015 一 第三周。导学目标 1 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2 通过阅读感知诗歌形象,体会其情感内涵。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3 学习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导学重点 1 通过...

九年级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

教学设想。课文是节选部分,故事情节并不很复杂,很容易弄懂。同时,人物个性相当鲜明,语言个性化,很有感染力。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迅速把握故事。的情节,同时多朗读,加以适当的表演,在表演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并初步学习写作戏剧评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