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7-22 00:14:27 阅读 7747

雾凇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3、让学生感悟雾凇的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冬天已经悄悄降临在我们身边。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到了三九严寒,那可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有一座城市每到冬季,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天数多达六七十天,但令人叫绝的是,穿城而过的江水因带有丰富的热能而奔流不息,临寒不冻,江面不结冰。这个城市就是吉林,正因为如此,人们称吉林是“北国江城”。

在这:北国江城“中还有更奇妙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雾凇**)

2.你们知道这些晶莹夺目的是什么吗?(1)生:雾凇(2)出示课题:指名读。

3)习生字:雾**车读,(形声字,上形下声)齐读。二、第一小节。

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美丽的雾凇,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雾凇的?

3.你们知道吉林雾凇是在的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才出现呢,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在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出现;

2)出现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习生字:畔意思:边,旁边在这里用“江边”可以吗?(不可以,畔比边的范围大)

堤:指用土砌成的防水、挡水的建筑,所以是“土”字部。

3)看图,瞧!多美的雾凇啊,满树盛开着,一团团,一簇簇,晶莹剔透的银色花朵,难怪课文中说“引读: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示: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学字:缀在这里,除了用“缀”,你还能想到哪些字?(挂,开,铺,盖)(4)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

指名回答(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5)指导把这几个词读一读,边想刚才的画面。(6)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4.是啊,雾凇真是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美景呀!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5.请女生一起来读读这第一小节。三、第三小节。

1.看看这幅图,课文中哪一小节是描绘的这幅图的内容?(第三小节)是啊,雾凇之美,美在壮观、奇绝。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人们的脚步一起漫步于清晨的松花江边吧,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1)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2)学生字:缭缭绕的近义词是什么?琼琼是美玉的意思。

在雾凇的作用下,树木都好像是用宝玉做成的了,可见雾凇之美,人们是多么喜爱它呀。(3)难怪这些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引读)(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4)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一起读读第三小节,好吗?(齐读第三节)三、第二小节。

1.过渡:这篇课文我们还有哪一小节没读过呀?(第二小节)

看看第二小节的篇幅还挺长的,一定在课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吧,那第二小节讲的是什么呢?自己读读看,边读边用笔标一标,这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2.

第一小节告诉我们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第三小节又带我们去观赏了清晨雾凇的美景;那么第二小节就是向我们介绍了什么?(雾凇的形成过程。)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

(板书:形成)指名回答(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你是从**知道的,能把那句话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读。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1)雾凇,俗称树挂。

学生字:俗俗称就是通俗的称呼俗话说。

2)雾凇是由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习生字:凝偏旁是两点水,表示寒冷。还有哪些字也带有这个部首?

2.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这是雾凇形成的三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3.吉林又是怎样具备这三个前提条件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4这个水汽就是什么?

不知道:读读第2句,再读读第3句,是什么?(雾气)哪几句是讲水汽遇冷的?(4—6)

又是怎么凝结的?(7—8)这一小节是很典型的从概括到具体的写作方法。4.

我们根据这三个条件,分别来读读看。(1)“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指名读a.

学生字:摄氏。

教师介绍:摄氏度是温度测量单位,摄氏和华氏都是用来表示温度的高低的,但通常我们都是用摄氏来表示。

2)这段话中有一句话很难把它读好,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

指导长句:“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想把它读好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再练练,读给你的同桌听听,指名读,齐。

读。3)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这个时候的吉林是非常寒冷的。而从水库**来的水温度有4摄氏度,因此江水穿城而过时临寒不冻,形成了过于饱和的水汽。

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们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听。

5.我们接着看,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1)指名读。

2)学生字:幕形近字“暮”比较,在这里是指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所以要用“巾”底的。

淹淹没掩盖,遮盖的意思。模多音字各组一个词,记在书上。

3)当夜幕降临时,气温下降了,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形成的雾气开始随风飘荡,笼罩长堤。谁再来把这段话读读。

6.雾气遇冷后又会怎样呢?出示: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1)指名读。

2)学生字:镀薄薄地附上一层(3)引读这一段。

是的,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但是这个过程的速度是很——慢的。

6.晶莹夺目的雾凇就这样在松花江畔形成了,它是多么神奇啊,难怪吉林的雾凇能闻名全国。让我们一起再把第二小节读读,再次感受一下雾凇独特的形成过程。齐读第二小节。

五、复习。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课文先是告诉我们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然后向我们介绍了雾凇的形成,最后带我们去观赏了清晨松花江畔的雾凇美景,其中重点描写了雾凇的形。

成过程,表达了人们对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雾凇的喜爱之情。2.复习词语出示:

雾凇松花江畔长堤缀满俗称凝结摄氏度夜幕降临零下淹没模糊镀上雾气缭绕琼枝玉树。

2.考考你们的记忆力,快速读读,记住它们,马上默写。六、作业1.完成《习字册》

2.将雾凇形成的过程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雾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寿县三觉镇顾岗小学。严静静。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 雾凇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雾凇 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描绘了吉林雾凇这一自然奇观。文章从雾凇的形态 形成过程及人们的观感三方面来写雾凇的奇特壮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 雾凇 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雾凇 教学设计。执教 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3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

雾凇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懂得空气中的水汽遇冷会结成霜花这个科学常识。2 能力目标 通过 朗读课文,能分析概括出雾凇形成的条件及经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联系课文内容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