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流程图(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并能解决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特性。
教学难点:顺序结构的运用。
教学过程:.课题导入。
算法内容是将数学中的算法与计算机技术建立联系,形式化地表示算法。为了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算法,往往需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流程图是一种传统的算法表示法,它利用几何图形的框来代表各种不同性质的操作,用流程线来指示算法的执行方向。
由于它简单直观,所以应用广泛。
问题:右面的“框图”可以表示一个算法吗?
按照这一程序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多少?
若第一个“输入框”中输入的是77,则输出的。
结果又是多少?
答:这个框图表示的是一个算法,按照这一程序。
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0;若第一个“输入框”中。
输入的是77,则输出的结果是5。
.讲授新课。
一般算法由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
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主体结构。
例1:半径为r的球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4πr2,当r=10时,写出计算球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析:算法如下:
第一步将10赋给变量r;
第二步用公式s=4πr2计算球面的面积s;
第三步输出球面的面积s.
例2:已知两个单元存放了变量x和y的值,试交换两个变量值。
解析: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p.
其算法是。第一步 p←x;(先将x 的值赋给变量p,这时存放变量x的单元可作它用)
第二步 x←y;(再将y 的值赋给变量x,这时存放变量y的单元可作它用)
第三步 y←p.(最后将p 的值赋给y,两个变量x和y的值便完成了交换)
上述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如右。
例3:写出求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内切圆面积的流程图。
解析: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r=['altimg': w': 74', h': 43', eqmath': f(ab,a+b+c)'}c为斜边).
.课堂练习。
课本p9 1,2.
.课时小结。
顺序结构的特点:计算机按书写的先后次序,自上而下逐条顺序执行程序语句,中间没有选择或重复执行的过程。
.课后作业。
课本p14 1,3.
高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高一数学对数
2 3 1 对数。学习目标 1 过程目标 1 通过 使学生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2 通过 思考 反思 完善,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2 知识技能目标 1 理解对数的概念。2 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3 会根据对数的概念求一些特殊的对数式的值。3 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高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高一数学平行直线
第8课时平行直线 一 教学目标 了解空间两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 掌握公理4的意义及空间四边形的概念,能正确。运用公理4判断空间两直线平行。教学重点 公理4。教学难点 运用公理4。教学过程 1 掌握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如下3种。1 相交直线 共面,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2 平行直线 共面,没有公共点。3...
高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高一数学幂函数
第26课时幂函数 1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严东来。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幂函数的概念,能够通过图象研究幂函数的性质 2 在作幂函数的图象及研究幂函数的性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3 通过对幂函数的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指导 本节的重点有两个 一是幂函数的定义 二是幂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