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1: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1.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
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提出问题:许多人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
2.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和成就。
攀登虽艰辛,而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100分到98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并不是。
98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分和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从100分到55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分析问题:1.辩证分析——肯定努力进步: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
否定对待退步的态度——指责批评。
3.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
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
分析问题:2.分析对待退步的指责态度的原因——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
4.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分析问题:3.应有的态度——人无完人,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
5.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
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解决问题:1.提出观点——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
6.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
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
解决问题:2.提出做法——应该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
7.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解决问题:3.小结——重申观点: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
本文提纲:【辩证思维展示】
题目: 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提出问题:问题本质——许多人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
分析问题:1.辩证分析——肯定努力进步: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
否定对待退步的态度——指责批评。
2.分析对待退步的指责态度的原因——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
3.应有的态度——人无完人,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
解决问题:1.提出观点——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
2.提出做法——应该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
3.小结——重申观点: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
例文2:“唯分数论”之殇。
1.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
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论点: 教育切莫“唯分数论”[概括画面内容]
2.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0分与98分有何显著差别?
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
论证1:(原因) 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分析图画内容]
3.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
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
论证2:(影响1) 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中外对比,中国孩子学习现状]
4.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的能力。
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论证2:(影响2) 学习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名言]
5.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论证3:(辩证思考)不否定考试选拔人才的功能。
(做法) 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6.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 结论: 拒绝以分数论成败[蔡元培名言]
本文提纲。论点: 教育切莫“唯分数论”[概括画面内容]
论证1:(原因) “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阐述否定。[分析图画内容]
论证2:(影响1) 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中外对比, 列举中国孩子学习现状]
论证2:(影响2) 学习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引用钱学森名言]
论证3:(辩证思考)不否定考试选拔人才的功能。
(做法) 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结论: 拒绝以分数论成败 [引用蔡元培名言]
参考点评:本文亮点有五:
一是观点鲜明。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漫画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征,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数论。然后指出这种“唯分数论”要不得,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认为产生唯分数论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偏离了求知的本质,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是辩证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定分数的作用。指出在当今中国,选拔人才的途径仍然需要考试分数,只是不能只看分数,要多角度评价。
四是善于比较。作者抓住漫画中的分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问题。认为进退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即使低分,也是努力的结果,素质与分数不能完全等同。
并用我国的现状与欧美教育进行比较,认为要顺其自然,尊重天性。
五是语言简洁准确。全文没有多余的话,简洁流畅,恰到好处。用词准确,如“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不应苛责”等,都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佛山市第一中学教师李存仁)
任务型作文“爱心墙”
审题立意、提纲展示及作文范文。
热心市民在地下通道设立一面“爱心墙”,它的功能是让市民把闲置的衣物挂在上面,为需要的人提供方便。市民纷纷捐助,衣物堆积如山。有人闻讯而来,挑了一些自己合适的就走了。
然而不到一天,就有不少人向相关部门投诉:衣物乱堆,道路难行,现场狼藉。不久,“爱心墙”就被叫停。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完成写做任务。
一、命题者对作文的解读。
背景介绍:爱心墙”最初出现在伊朗东北部城市马什哈德。为了帮助流浪汉度过寒冬,一名市民在一面墙上钉上挂钩和衣架,并在墙上写下:
“如果你不需要一件衣服,请把它挂在这里;如果你需要这件衣服,就把它带走。”“爱心墙”迅速风靡全球各大城市。
传入我国后,不少城市爱心人士也纷纷效仿。面对一堵堵“爱心墙”,社会各界大声叫好,它给热心人士提供了奉献爱心的平台,维护了受助群体的尊严;但也产生了公益监管、城市管理诸多新问题,如“爱心墙”选址、管理,对周边公共环境、交通秩序与安全、卫生防疫等。不少地方的“爱心墙”也因此刚一露面就被叫停。
此事引发公众热议,赞扬者有之,批评者有之,惋惜者有之……
材料简析:本则作文材料介绍了“爱心墙”的功能,社会效果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材料看,民众对“爱心墙”的公益功能并无异议。
材料的焦点应集中在由设立“爱心墙”引发的社会矛盾上。不难看出,本则材料存在至少如下矛盾:热心市民设立“爱心墙”与相关部门叫停;爱心人士捐赠衣物与“衣物乱堆,道路难行”;受助者挑选“合适”衣物与“现场狼藉”;民众的“投诉”与爱心人士的“热心”。
仔细分析,这四种矛盾可归纳为:动机(目的、愿望)与结果,严格执法(保护权利)与宽厚包容,新生事物的保护与打压,行动与规则,利己与利人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矛盾并非水火不容,无法消弥。考生写作本文时应重在分析以上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的办法,可以选择其中一点或几点深入分析,并能提出相应的措施,展现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能力。
审题:材料内容——“爱心墙”的功用;“爱心墙”的社会效果;
爱心墙”引发的社会矛盾;“爱心墙”被叫停。
话题范围——“爱心墙”是爱还是“碍”
新式爱心(慈善)方式的鼓励与扼杀)
1病句训练教师版
语病专题练习姓名分数。一 指出下列各句的 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主要语病 a少主语,少宾语b两面对一面,一面对两面 c搭配不当 d重复累赘 e语序不当f否定不当 g语意不明,有歧义 h关联词搭配不当 i 不合常理。1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f 我们来到大海边,...
训练 1 集合教师版
函数训练 1 集合。题型1 集合元素的基本特征 确定 互异 无序 1 定义集合运算 设集合,则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为。解析 18,根据的定义,得到,故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8 2 已知集合 c a.b.c.d.解析 c 显然,故。题型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为。解析 8 集合的所有子集...
基础训练1教师版
一 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了第40个年头,这部故事要写下新的一页。40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一往无前的豪情和意志 决心和勇气,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总书记将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