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度七年级班语文教案。
2019-2019学年度七年级班语文教案课题课型新授上课节数备课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课标?解读与教材。
分析【课标要求】教学这篇课文时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两栖类祖先、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的节奏韵律之美。科学诗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这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激发学生爱科学文学的热情。
教学内容分析:《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本诗,首先应该利用多**手段让学生认识化石,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与技能。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
第1页。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把握内容,体会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
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
**教具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第一课时。
第2页。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激趣:利用电教**放映多种恐龙的**,并配以恐龙的模拟声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质疑:距今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恐龙早已灭绝,我们看到的恐龙模样是怎样再现出来的?
3.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猜测,保留同学们的奇思妙想。
4.阅读:网上搜索“猛犸冰封3万年遗体完好眼睛至今仍透明(**)”。
5.小结:正是这些沉睡亿年的化石裹藏着昨天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套珍贵的密码,人类才得以把思绪带进曾留下生命辉煌的远古世界。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板书课题:16.
化石吟6.解题:
1)理解“吟”的意思。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化石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片就知道了。①欣赏化石**(网上搜索)。②说说化石是什么?
定义化石: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有机体自身保存完好,或在沉积岩中形成印模,或保。
第3页。留生存时留下的痕迹,漫长时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
3)课题是什么意思?(赞美化石)二、诵读全诗,加强理解。1.自由诵读,初步理解。
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能有选择地背诵。2.阅读资料,加强理解。
最早的鱼儿、最早的鸟儿、最早登陆的鱼儿、最早的树,依次指的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裸子植物。
猛犸象:也称“毛象”,古代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象,身上长满棕色长毛,上门齿向上弯曲。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更新世(延续时间自160万年前至1万年前)晚期的寒冷地区。
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宁夏等地曾有这类动物的化石发现。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研究表明,化石还部分保存着生命有机物的残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④骸骨:尸骨。⑤太古:远古的时代。
3.**车分小节诵读。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对于会认字和会写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
第4页。三、评价讨论,理解感悟。
1.读后评价,同学们在评价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感悟。
1)关于读音。
思绪xù 不朽xiǔ 躯qū壳裹guǒ藏档dàng案葱茏lóng 幽yōu雅卓zhuó越(2)关于写字。
强调“裹”的写法,“果”字夹在“衣”中间。(3)关于节奏。
结合学生读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4)关于感**彩的处理:
针对刚才同学们读的情况大家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说说应该怎样读,自己读读。③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师生共同**诗歌感**彩的处理,整体感受。第节是第一层,开头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连续不断的问句,以疑问略带遐想的语气引发作者和读者的想象和思考。
第5页。板书:发问想象。
第节是第二层也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用一种赞美的语气、拟人的手法来写化石,语气中满是对化石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赞颂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的叹服。板书:遐思飞跃。
第7节是第三层,用陈述的语气为第2节做了肯定的回答,进一步赞美化石的神奇、大自然的神奇。板书:回答呼应。
整首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性强,应通过反复诵读、评价讨论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2.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进一步感知、思考(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3.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1)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的赞美之情。
第6页。3)诗歌分为三层:第一层为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第二层为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第三层为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4.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铺垫。
四、全文总结,整体感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感叹科学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板书设计。
自然奇妙——科学神奇作业布置。
结合本节课所总结出来的本诗的写法指导,利用课前自己所查的**资料,或创作一首诗歌,或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
第7页。
七年级语文教案
在山的那边 教案。备课人 王飞龙。课文简析。在山的那边 是一首现代诗歌,通过对 山 与 海 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学习目标。1.理解 积累 痴想 隐秘 喧腾 等词语。2.领会诗中 山 与 海 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3.感悟诗...
七年级语文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含浦中学曹娟。一 教学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二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性 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四 教学内容。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五 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
七年级语文教案
1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学习目的。1 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2 培养学生进行自主 合作 性学习,养成自主 合作 的学习习惯。3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4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中表达的信念和蕴涵的哲理,感悟人生。学习重难点。重点 1 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2 山 海 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