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课 1.教材
上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睦邻友好》。《玄奘西行》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由“历史坊、“列国志”、“七色光”和“我想说”四个栏目组成。“历史坊”,重点介绍中印自古以来的友好往来。
“列国志”,重点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概况。“七色光”和“我想说”组成,重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每个栏目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方面的意义。
2.学情 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故事,这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但是,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概况的了解不是很多,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是认知上的空白。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了解教材中已有的文字概要介绍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适当的资料收集,课中借助多**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多、更直观地认识印度,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
3.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课时,拟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落实到两个课时中。
第一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印度的概况。
2)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崇敬为中印友好交流和睦邻关系做出贡献的人物。
第二课时目标:
1)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方面的意义。
2)体验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弘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4.教法 (1)图像感知法:这一课的开始就是先出示印度地图,让学生寻找印度的地理位置、首都、恒河,以及相关的邻国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
在此基础上,再出示有关介绍印度文化历史的录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印度。随后,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动画片引入,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玄奘西行地路线,教师**西行的地图,给学生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印古代的文化交流。
(2)故事讲授法:本课需要补充许多的实例,所以教师补充2023年4月26日在白马寺举行的隆重的印度风格佛殿奠基仪式,感受中印友好引出。教师还适当介绍有关当代中印的关系,从而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中的作用。
5.学法 合作学习法: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对同一事物的想法也各有不同。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有效地进行交流,课堂上为学生积极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机会。如:分小组学习、了解通过使节的交流能够相互传递两国的文化,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等,小组学习为学生创设了较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6.实施 本篇课文,可用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这样四个环节的教学:
活动。一、借助地图,了解印度概况。
先出示印度地图,让学生寻找印度的地理位置、首都、恒河,以及相关的邻国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教师补充说明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三个国家曾经是一个国家,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分而治之,以及宗教差异等因素,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当时巴基斯坦有东、西两部分,后来东巴基斯坦又独立成为了孟加拉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印度的相关资料,如佛教、瑜伽功、飞饼、咖喱……,再出示录像,进一步了解印度。
活动。二、学习课文,**西行足迹。
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动画片引入,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玄奘西行地路线,教师可**西行的地图,给学生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在学习玄奘西行故事时,教师不要过多地追求细节,也不要过多地引导学生学习玄奘坚持不懈的精神,重点应在中印古代的文化交流上。
活动。三、听讲故事,感受中印友好
除了教材上的内容,教师可补充2023年4月26日在白马寺举行的隆重的印度风格佛殿奠基仪式。这座佛殿建成后,将成为中印友好往来在当代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活动。四、交流资料,了解中印文化交流
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了解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友好往来的传统历史。让学生通过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了解古代中印交流的具体事例以及中印文化的相互影响。
在第二课时中,主要通过两个环节来开展教学:
活动。一、了解中国和古印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介绍古代中印关系中的一种特殊人物——使节,并让学生想一想使节的作用是什么,他们在中印关系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友好往来的传统历史。
活动。二、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可通过了解中印在当代的关系引出。教学时教师可适当介绍有关背景,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中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印度的概况。
2)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崇敬为中印友好交流和睦邻关系做出贡献的人物。
3)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方面的意义。
4)体验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弘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2.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历史坊、列国志
第二课时:七色光、我想说
3.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方面的意义。
4.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图像感知法、讲授法、**学习法、参与学习法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学习中思考。
5.教学准备
多**制作
6.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
一、借助地图,了解印度概况。
1、看一段mtv。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歌舞吗?从何得知?
2、老师这里有一张世界地图,你能找到印度吗?是怎么找到的?
(补充: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与我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接壤,南面是印度洋。在这里老师特别要告诉大家,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三个国家曾经是一个国家,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分而治之,以及宗教差异等因素,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当时巴基斯坦有东、西两部分,后来东巴基斯坦又独立成为了孟加拉国。
)3、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一些有关印度的资料。你们能简单地说说印度吗?(首都、恒河、佛教、瑜伽功、飞饼、咖喱……)
4、现在让我们看一段多**,来具体了解一下印度。
5、小结:印度被人称为“佛教的发源地”。我国有许多佛经就是从印度流传过来的。
活动。二、学习课文,**西行足迹。
1、同学们学习得十分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听一首歌曲。还记得这首歌吗?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
2、喜欢看《西游记》吗?谈谈你们对《西游记》的了解。
(补充:这部动画片是根据明代**家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拍摄的。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如果我们把书中有关神仙和妖怪的情节去掉,那么,《西游记》中的西天指的就是现在的印度,当时被称为天竺。唐僧也确有其人,到印度取经的事情也是真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玄奘西行的故事。
3、出示课题:11玄奘西行
4、公元629年,唐朝高僧玄奘悲伤行囊,怀着无比虔诚的心境,踏上了西行的征途,开始了他的文化探险之旅,让我们去追寻他的足迹吧!
5、学生读历史坊中《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故事
6、这就是玄奘法师去天竺取经的往返路线图,边上还有一些数据。同学们看一看,你有什么感受吗?(玄奘法师往返天竺的时间很长;访问的国家众多;学习印度佛教文化,翻译出了许多佛经;编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为后人研究古印度地理、历史都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补充:往返共经历17年
行程高达50000里
留在天竺15年
游历100多个国家
潜心译经19年
译出经律论75部,总计1335卷之多)
7、小结:玄奘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他被称为“中国佛学界第一人”,是中国历史上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为沟通中印文化做出贡献的人之一。
三、听讲故事,感受中印友好
1、玄奘西行印度取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知道吗?在玄奘西行之前,2023年前,中印之间已经有了文化上的交流。
2、出示短片:简介白马寺
3、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4、学生交流。集中讨论:白马寺中至今还有印度高僧的墓,这说明什么?
(印度高僧入乡随俗,把中国当作了自己的家,而中国僧人也把印度僧人看成了自己家乡的人,所以将印度僧人埋在了白马寺中。)
5、为什么要在中国河南洛阳白马寺修建一座具有印度建筑风格的佛殿呢?
6、是呀,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吸纳外来文化,就是佛教的传入。白马寺的建造,开创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先河。如今,中印两国一直保持着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友好往来。
2023年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洛阳白马寺,同时还留下了这样一段题词:
7、出示:这座寺院是中印之间建立联系的第一座建筑物,我向为建立这种联系的先驱表示敬意。
8、这句话道出了“白马寺”是中印两国建立关系的见证。以此表达了他的崇敬心理。我们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一读吧。
9、学生齐读。
10、补充佛殿修建内容。
11、学生讨论交流
12、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奠基礼。出示**,师解说。
13、如今,每年元旦,中外朋友都要聚集于白马寺来聆听“马寺钟声”,用108下钟声消除心中一切烦恼。
四、交流资料,了解中印文化交流
1、这座佛殿象征中印之间的友好关系。其实除了佛教,从古至今,中印文化在各个方面都有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
3、思考:中国和印度两国之间有这么多文化交流,这对双方有什么好处?
(取长补短,促进自己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进步)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和认识印度的概况,还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了解中国和古印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和认识印度的概况,还知道中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而这些往来和交流都离不开一个特殊的群体——使节。
2、听有关使节的故事。
1)什么是使节?
2)使节到其他国家去的目的是什么?
3)故事中使节在中国和印度的交往中做了哪些重要的事情?
4)使节的作用是什么?
3、小结:通过使节的交流能够相互传递两国的文化,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二、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中印人民是友好的,但是由于一些复杂的历史原因,所以两国交往中也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冲突。该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冲突呢?又该如何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呢?
2、看录像
1)谁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为什么要提出呢?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4)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方面的意义。
3、小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很多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家关系的重要准则。
三、总结 我相信,只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依据,国与国之间一定能和平共处的。同时也希望中印关系永远和睦,永远友好。
教学反思:
首先,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本课的一个特点。如在课前三分钟就先**印度风格的**和**,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深入挖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人文教育的功能,凸显了德育的实效性是本课的又一特点。
第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既尊重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又激发了学生**的欲望。
最后,突出亮点也是本课的一个特点。如在讲到“玄奘西游”时,我通过画路线图的方式处理,既体现了基本功,又使学生增加了新鲜感。
五年级语文唐玄奘西行取经教学设计
唐玄奘 z n 西行取经。玄奘是唐朝的一位和尚。他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 本句中的括号起什么作用?在研读佛经时,他发现以前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就决定到佛教的起源地天竺 zh 去学习。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写玄奘的身份和为什么去天竺学习。公元629年 一说627年 玄...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唐玄奘西行取经教案 2
唐玄奘西行取经。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并且会用生字组词。2.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玄奘取经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3.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楚和的认识玄奘以及他取经的经过,同时教育学生应该向玄奘学习这种有坚定信念以及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重点 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并学习玄奘这种有着坚定信念以及...
童年乐趣》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 S版五年级下册
核心提示 童年乐趣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会认 嗡 勉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克利斯朵夫的童年乐趣,体会他的可爱以及 天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童年乐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会认 嗡 勉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克利斯朵夫的童年乐趣,体会他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