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目哆来咪(活动二)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运用
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
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尝试作业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学生作业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课目哆来咪(活动三)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运用
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学用具
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展示摄影**,每个**配以相应的**旋律。
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尝试练习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作业工具
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 作业
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第2课彩云衣。
教学目标◆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教学重点难点能设计出有漂亮纹样的衣服并且用彩纸制作出来。
教学准备彩纸,剪刀,胶水,课件。
课目彩云衣(活动一)执教。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运用
涂色游戏 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
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
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 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则、内容、方式、时间。
剪纸游戏 趣味伸入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
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 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作业评析 渗透知识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作业评析既巩固涂色方法,又渗透色彩知识。) 学生作业、衣架
观赏教材 小组讨论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做辨析小训练。
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cai呈现教材中的小训练(包括**及讨论内容)。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2.学生作业、****。 ****
a段:活泼、跳跃
b段:轻柔、舒缓
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 学生作业
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1)引导学生欣赏款式各异的服装。
2)引导学生欣赏面料不同的各类服装。引导学生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cai课件呈现各类服装的**。
课目彩云衣(活动二) 年级执教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运用
看一看: 导入) 这些衣服都有什么特点? (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 以课件激起学生兴
趣,学生欣赏、观察**并思考衣裳特点。 课件:服装的**。
想一想: 分析) 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出示课件]
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4.小结。 1.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
2.学生观察**,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
3.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别。 课件:不同衣领的衣服式
样**。 试一试:
探索) 1.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花边)
2.请你把下面四条花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直立式;倾斜式;相对式;波浪式。)
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出示课件]
3.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在衣服合适的部位。
4.小结。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学生添画与欣赏。
3.几名学生上台,选择花边粘贴在一名学生衣服及老师衣服上。其余学生评价。 1.课件:演示花边的形成。
2.课件:几种规律的花边**。
3.绘制的花边范品。
说一说: 设想) 1.欣赏学生作品。
2.说说你的想法(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与周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 学生说想法。 课件:欣赏**。
圆一圆: 创造) 1.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
2.小结。 学生自主设计。 **
换一换: 合作) 1.演示剪贴、添画过程。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
2.与同学交换,根据他人设计的服装再进行配套设计。 学生交换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欣赏学生作品等;**。
议一议: 评价) 1.你从同桌那儿学到了什么?
2.你们共同设计的服装有什么风格?适合什么人穿?适合什么场合穿?
3.总结下课。 学生自评、互评。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第3课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教学准备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
课目布艺温馨(活动一)年级执教。
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运用
看一看,试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
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
3.学生试做,自主**。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3.课件展示课题。
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 “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 “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湘版
第1课哆来咪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2 认识色彩 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 形体美。重点难点 1 渐变色的规律。2 立体造型蝗简单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 色彩工具等。教学课时 三课时。教学步骤 一 欣赏导入 1 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2 学...
新湘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
本课涉及到 综合 探索 的学习领域,强调激活各科 社会 地理 自然 历史 文学 艺术 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科技能知识涉及到以线造型的基本技能和平面设计知识。本课以出发 旅行 回顾为时间线索,将学科知识与情感 体验相结合。本课选择的是一个综合性的主题,教之前我仔细的研究了本课涉及到哪些...
湘美术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 第7课窗口。教学目标 1 了解关于 窗 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2 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 窗 3 渗透取景构图知识。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和创造美的生活的欲望。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教学难点 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