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4-14 02:19:28 阅读 8856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帮阿福找原因,体会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手比划出1厘米长。

3.认识刻度尺,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借助尺子画线段。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

认识1厘米和量一拃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

教学准备】多**课件、尺子、小纸条、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动画——《阿福的新衣》。

师:谁来告诉大家故事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汇报(师生同做“一拃”的长度,并比较是否一样长。)

师:由于师傅和徒弟的拃不一样长,结果闹出了笑话。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使师傅和徒弟量的衣服一样大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给阿福做一件合适的衣服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同位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师小结: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必须有统一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

二、你说我讲,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识尺子。

师:同学们的尺子大小不同、长短不同、颜色也各种各样。那么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同桌两人把尺子放一块,仔细观察,找出尺子上的共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说一说。

学生可能交流:尺子上有数字、小竖线、字母cm等。

教师梳理总结。

活动二:认识1厘米。

1.学生交流对厘米的了解。

师:同学们,关于厘米你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师小结:厘米是个新朋友,大家对厘米比较陌生,那么我们就从1 厘米开始来认识它。

2.在尺子上认识1厘米。

教师借助课件适时介绍从刻度0到刻度1就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接着引导学生继续在尺子上找1厘米。

师提问:刚才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请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比划、比划。

学生想象、比划。

师:在尺子上找到了这么多1厘米,你感觉1厘米的的长度怎样?

学生可能交流:1厘米很短,很小。

师小结:是啊,正是因为1厘米的长度很短,所以人们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3.想一想,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和高度是1厘米,丰富表象。

学生交流。师小结: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

活动三:认识几厘米。

师:认识了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到3厘米吗?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用课件演示3厘米的长度。

师:你还想认识几厘米?

生可能交流:2厘米、3厘米、4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随后交流,得出结论:几厘米就是几大格。

活动四:用厘米作单位测量。

1.尝试测量小纸条的长度,**测量的一般方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厘米,该怎样用厘米做单位测量呢?请同学们试着测出小纸条的长度?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自己的做法。

师:刚才这位同学从0开始量的,另一位同学不是从0开始量的,哪种测量方法好呢?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得出一般的测量方法:

(1)要把测量的物体放平;

(2)将物体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

(3)物体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物体的长就是几厘米。

2.测量线段的长度。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长度的一般方法,那我们就来量一量这3条线段的长度。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3.辨一辨,谁的量法对?

课件出示,学生判断。

4.**怎样用断尺量。

学生交流。教师点击课件演示。

活动五:测量1拃的长度。

1.估计和测量自己一拃的长度。

师:如果我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大约长度,可是又没带尺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呀?可以请我们的小手来帮忙,现估一估自己的1拃有多长,再量一量一拃的长度。

学生交流自己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教师课件演示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

师小结:同学们都量出了自己1拃的长度,如果你去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你的1拃有12厘米,它有两拃长,是多少厘米呢?如果1拃是14厘米,两拃是多少厘米?

2.估计老师的一拃长度。

师:估一估老师的一拃有多长呢?

学生交流。师:量一量:一端对着0,另一端正好对着19 ,老师的一拃有多长?

3.同学们回到家以后还可以量一量爸爸、妈妈一拃的长度,如果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还可以量一量自己的手宽、手长。

三、自主练习,学以致用

1.量一量。

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交流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

3.课堂小测。

课件出示小测题,学生完成。

设。四、回顾反思,交流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交流,教师点击课件利用丰收园做好评价。

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1. 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体会1米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量一量将1米转化为具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

教学难点】难点: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突破:继续创设阿福做新衣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米和厘米的关系;通过实际测量1米有多长和寻找长度是1米的物体,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米尺、主题图。 学生准备:米尺。

教学准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因为老裁缝和小裁缝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给阿福做出来的新衣服不合身。老裁缝决定为阿福重新做一件新衣服。

这一次,老裁缝吸取了教训,不再用拃来量了。他找来一根尺子,用尺子为阿福重新测量。但是,在测量时,老裁缝和小裁缝出现了分歧。

他们为什么出现分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创设连续的情境,以出现分歧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你说我讲,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入1米。

活动一:(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2)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

生:用原来的尺子测量遇到了哪些问题?

师: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2.认识米尺,学生理解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

教师:故事中的老裁缝就是用这样的尺子为阿福量新衣服的。

出示米尺: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3.1米有多长?

利用手中的米尺,用手臂拉一拉,看看拉到什么程度是1米。

用米尺量。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自己身上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先看一下老师身上的1米的标签,自己估一估,然后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高?

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

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

4.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再实际排一排)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3)估计教室的长、宽。操场一圈的长度。教室门的高度,一层楼的高度,旗杆的高度。

5.师总结。

三、自主练习。(教材第79页“自主练习”)

1.第一题: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2题:可以怎样量?

(1)用拃可以测量哪些事物的长度?先让学生独立选一选。

说说你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测量教室的长不用拃呢?

学生:教室的长比较长,用拃做单位太短,测量起来比较麻烦。

(2)用步可以测量哪些事物的长度?

说说你选择什么,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当的单位。

(3)学生用选择的单位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和凳子的长。

3.第3题:怎样测量乒乓球台的长?

(1)你打算有什么测量?

学生1:用步测量。

学生2:用拃测量。

学生3:用尺子测量。

学生4:用铅笔测量。

(2)教师:如果用步测量,说说你怎样测量。

学生谈自己的测量过程。

教师:用步、拃或铅笔等物体测量,必须首先知道一步、一拃、一枝铅笔的长度,再实际测一测,用了多少步或多少拃,或用铅笔量了多少次,最后根据每次的长度和次数算出总的长度。

五年制一年级下册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信息窗1 同数连加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信息窗1一变花 同数连加。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知道是求几个几相加。2 经历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3 在数与算活动中感受用加法计算有时是繁琐的。教学重点 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知道...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滑轮青岛版五年制

学生在学习过滑轮以后,在知道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性质和作用以后的一个拓展,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并且还知道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从课堂教学上来看学生基本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实录 斜面青岛版五年制

师 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镜头一 工人直接用手把油桶抬上车 镜头二 工人用木板搭成一个斜坡搬油桶 生 看录像 师 刚才我们看到了录像中的工人们同样是在搬油桶,从车下搬到车上,那么用手直接搬运和用木板搬运有什么不同呢?生 用木板搬运省力。生 油桶是圆柱形的,利用滚动的原理,用木板搬运比用手直接搬要省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