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教案版

发布 2022-11-25 19:54:28 阅读 1235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精品教案。

第1课《小车的运动》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本课以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

教学目标:1、 能通过观察,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积。

极寻找证据,解释假设;能利用器材作控制变量的**实验。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会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

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3、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知道推力和拉力。

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重点难点:重点: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过程进行**。

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教学准备:1、小车、足球、各种木板(有长短不一的,有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有相同的)、尺子(或皮卷尺)、垫木块、易拉罐等。

2、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激境导入。

1、(出示小车)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玩小车的?

学生讨论后举手汇报。

2、那么推或拉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吗?这节课我们通过小车的运动来深入**。板书课题:小车的运动。

二)在游戏中**。

1、师: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一辆小车,想玩吗?

学生积极回答:想玩。

请组长领小车、易拉罐等材料,各组想办法玩小车,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各小组开始尽情地玩:钻山洞、过桥等游戏)

2、交流汇报各组的不同玩法。进一步引导: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总结:推或拉能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4、师:生活中那些的地方还用到了推力或拉力?

5、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开门、关门、开灯、拉车、推车等现象。

三)提出假设实验**。

1、师:刚才我们在玩小车过桥时,有的同学发现小车有时快有时慢,那么小车的运动与推力或拉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2、学生猜测提出假设。

3、师:我们可以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做实验时需要哪些材料?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先讨论一下。

4、小组合作,制定计划,实验验证。

5、交流汇报:实验怎样做?其他组补充完善:谁测量?谁记录?谁实验?在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哪些条件改变等等。

6、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做好记录单,老师参与指导。

7、汇报实验结果: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推力或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就越快,推力或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就越慢。

四)自由活动。

师:那组能想办法让小车跑的又快又远?

1、设计实验研究使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的跑得快慢的因素。

2、学生制定计划,自主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斜坡越高,冲下来的就越快,跑的就越远;斜坡越低,冲下来的就相对慢,跑的就相对近。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汇报。

2、同学们**的积极性较高,研究结果也比较好,小车的载重量是否影响小车运动的快慢?课下继续**。

第2课《鞋底花纹的启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摩擦力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许多摩擦现象却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察而以。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开展研究活动。

教学目标: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3、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重量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对**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表面比较光滑的木板、直尺、材料不同质量不同的物体、小车、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 师:仔细观察你的鞋底,有什么发现?

2、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引出课题。板书:鞋底花纹的启示:

二) **活动。

1、**摩擦力。

1)师:鞋底为什么有花纹?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提出摩擦力。

2)教师总结。

2、研究摩擦力的存在。

1)师: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呢?

分组做游戏: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推,有什么感觉?在地面上拉脚下垫木板的同学滑行。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师:两个物体不接触行不行?两个物体静止不运动行不行?一个物体运动另一个物体不运动行不行?两个物体都运动行不行?你们能上来演示一下吗?

请同学做一做演示实验。

3)师:那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摩擦力呢?

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来做对比游戏进行验证。

学生做游戏汇报发现。

3、**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师: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进行假设(物体的重量、表面粗糙程度、速度、用力大小等等。)

师:怎样证明你的假设?

2)师:你们小组讨论进行哪一方面的实验?

学生讨论、动手实验。

师:请记录员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指名汇报实验结果。

三) 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我们一起**。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关于其它的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再研究好吗?

五)拓展活动: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

第3课《跷跷板》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跷跷板》一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常见的力》的第三课。“游戏”是孩子们童年生活的一部分,而“跷跷板”这一活动更是孩子们乐于参与的。

教材从引导学生回顾玩跷跷板时的发现入手,引领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利用杠杆尺“想办法找平衡”。使学生在动手中寻找杠杆平衡的规律。

**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教学目标: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平衡规律。

2、学会在游戏中合作交流,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原理的技术成果,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教学准备:1、杠杆尺、钩码、蜡烛、火柴等。

2、有关平衡现象的**、制作简易天平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资料-玩跷跷板。

师:看过这段资料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吗?

2、学生交流汇报。

3、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跷跷板平衡的秘密。(板书:跷跷板)

二)制定计划,实验**。

1、师:请看,这是一个特殊的跷跷板,它叫杠杆尺,这是底座、竖杆、平衡尺,仔细观察杠杆尺,大家有什么发现?从中间往左数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从中间往右数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左边第一格和右边第一格到中间的距离是一样的,那么左边第4格和右边第4格到中间的距离也是一样 。

这是钩码,它可以挂到杠杆尺上。我在左边第一格挂1个钩码,有什么现象发生?(左边沉下去了)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怎样做?其他同学的想法和他一样吗?好,你来试一试,如果成功了,给他点掌声好不好(鼓掌),现在我把他的方法记录在杠杆尺图上,贴到黑板上。

2、师:刚才,我们演示的只是一种玩法,要想研究平衡的秘密,仅靠一种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们还想怎样玩,使杠杆尺平衡呢?

学生自由发言,如实验中要做好记录,教师予以鼓励。

3、师:同学们使杠杆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下面让我们按自己的想法使。

桌上的杠杆尺平衡,注意两点要求:一是小组要分工,要有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问题员,问题员可以随时提问题,让操做员讲一讲为什么能平衡?二是平衡了的杠杆尺可以放到一边,别乱动。

开始做吧。

(师巡回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记录,问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平衡?两边比较,两边挂一样多钩码会怎样,两边不一样多时会怎样?)

4、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法交流一下,可以拿着平衡了的杠杆尺作介绍,可以展示你的杠杆尺图,谁的玩法有趣,我们就把它贴在黑板上。

(学生在实物投影前介绍,教师提问“你怎么想的?”“一边一个还可以怎样挂”“大家看他画得对不对,谁画这种玩法的图了?”“有没有一边挂两个的吗?

”“谁能给他提问题,谁来补充一下?”等,适当进行鼓励性评价,如“你的想法真奇妙,还有别的挂法吗?”“你的挂法还挺复杂呢?

有没有用很少的钩码让它平衡的?”)

5、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6幅平衡图,你们有什么发现?你们觉得哪些杠杆尺的平衡很相像?(学生汇报)

师板书:一样多(重)一样长(格),平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平衡。

6、师:如果一样多,不一样长能不能平衡?(可以演示一下)

(师生讨论分析第二类为什么能平衡?总结出挂的多的一边离中间近,挂得少的一边离中间远;重的一边离中间近,轻的一边离中间远。)

(三)联系生活,知识应用。

师:同学们,平衡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你们了解多少?

学生自由交流,如人们利用平衡现象发明了秤、天平、体重计;挑水时扁担放到肩部中间;起重机吊起重物而不倒;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做动作时要保持平衡等。

四)自由活动:玩“蜡烛跷跷板”,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五)总结评价,拓展活动。

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个同学表现最好?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除了你们小组之外,还有哪个小组表现最好,你们觉得老师今天表现怎样?

2、师:这节课同学们**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师:(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请同学们课下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动脑,动动手,看谁制作的更好,更新颖。

第3课《跷跷板》教学设计脚本样稿。

第4课《弹簧里学问》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在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会产生要恢复原状的力,对跟它接触。

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对于弹性与弹力,学生虽然平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的道理并不很清楚。因此,本课将研究弹性和弹力的一些特点。本课按照“游戏——问题——假设——体验——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弹性,弹力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的兴趣。

我准备用“弹簧做游戏,了解、发现弹簧的性质和特点,认识弹力——了解生活中的弹力——设计弹力玩具,进一步认识弹力和弹簧——课堂评价”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能够感知道物体的弹力;能发现生活中的弹力;会设计,制作弹力玩具。

2、愿意研究生活中的弹力,养成乐与**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产生弹性。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各种弹性物体与材料,如娃娃跳、跳套球、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夹子、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骨骼青岛版五年制

本课通过一系列 体验活动,指导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构成,认识人体骨骼的作用,知道骨的特点。骨骼 是单元的第一课,由于骨骼支撑着人体运动 站立,除了具有支持 保护的作用外,在运动方面,它还作为运动的实体成为肌肉的附着物和关节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居于三课之首,为后面的关节 肌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全面...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实录 蚂蚁青岛版五年制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 蚂蚁青岛版 五年制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生 想弄清楚蚂蚁为什么力大无穷?想弄清楚蚂蚁是怎样觅食的?教师 副板书记录学生发言 力大无穷 怎样觅食 蚂蚁力大无穷跟它的身体结构有关。板书身体结构 蚂蚁怎样觅食属于它的生活习性。板书生活习性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引出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 填空。1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的。爸爸的和妈妈的结合成 后来在妈妈的里形成 长成胎儿。2和是人必然经历的连续过程。3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从出生到20岁20 40岁40 60岁 和60岁以后 4个阶段。4 人的身高和体重,在一生中有两个阶段增长较快。一个是 每个月都长很多 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