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8个生字。
3、感受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1、今天的天气怎样?那么你就拿起书本扇一扇,体会有风,你看见风了吗?叶圣陶爷爷是怎么看到风的呢?板书:风。
2、解题:什么是风?(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2、认生字卡片,并在课文里圈出来,再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这首诗有几节。
三、细读课文:
1、导学第一节:
(1)自读第一节(注意:把词连起来读一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风来了,并把它圈住)
(3)做一做树叶颤动的动作。
(4)指导朗读:
自读、赛读、跟读、自读、指名读。
2、合作学习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注意重音、停顿)
(2)同桌互读第二节。
(3)读了这一节你怎么知道风来了?(圈出表示风来了的词)
(4)指导朗读:
指名读、分组读、带动作读。
3、自学第三节。
(方法同第。
一、二节)四、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3个事例告诉我们风的存在,其实只要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风。不信请看。
五、扩展延伸:
活动一:(1)吹泡泡。
(2)生续写诗。
活动二:(1)摆动红旗。
(2)续写诗。
活动三:想想自己在哪看见过风?并续写一首诗。
活动四: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或作诗、或画画)
篇二】【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
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或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
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
(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
(板题:风)读题。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
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
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
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
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5、**车指名读、齐读。
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抢读、齐读)
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
(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
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
(1)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
(2)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说话)
(3)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
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
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
(1)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师:
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风走了,又怎样?
孩子们,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练习朗读本节。
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
(2)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你还从**找到风娃娃?生谈自己的体会。
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
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
师进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表演,然后反之。
(3)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
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导理解:
“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分组读,评价。)(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
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吧!
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
四、拓展训练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睡也没有看见过风,不要说我和你了。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风。
●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在书后2题中)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五、记忆、书写生字。
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8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书写时强调:“正、用”: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走”的笔顺是:一十土走。“没、时、说”注意左窄右宽。
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7课
备课教师课题。刘媛媛。参与教师。集备时间。上课时间。组长。11.我们的 会。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常见的乐器。运用搓 捏 压 贴等泥塑立体造型技能。能运用。教学目标。粗细对比的方法塑造作品。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中体验简练 概括 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的艺术手法。在资料。交流中感受 的魅力,乐器的造型美,乐手...
一年级写字教案第7课
书写指导 子 课题。在 也 手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字形特点的基础上,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子 在 也 手四个字。认识笔画横撇。教学目标。2.注意写好 在 的笔顺,注意第三笔短竖。3.写好 手 字的起笔平撇。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给这些字组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重难点。2 知道新笔画的名称 横撇,弯钩 并且...
小学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第7课
第7课小河醒来了。徐汇区上实附小刘晓燕。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2 能仔细听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4 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 学会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2 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