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大熊猫》备课教案

发布 2023-04-11 21:30:28 阅读 4613

语文(s)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 大熊猫。

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

板。材:语文(s)一年级下册。

文:7 大熊猫。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1.猜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对比朗读句子,品读重点词语,让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感悟形容词、叠词等。

在文中的修饰作用。

3.利用课件展示**,使学生近距离观察大熊猫,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文中 14 个生字:“物、数、胖、尾、巴、全、黑、圆、候、活、

喜、皮、爪、呼”;会写 8 个生字:“巴、爪、皮、黑、双、许、动、全”,学习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及其食物。

2.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从朗读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2)结合插图,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大熊猫的可爱;

2)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与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1.朗读课文。

语文(s)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 大熊猫。

2.识字、写字,积累词汇。

3.读懂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体会大熊猫的可爱。

课前准备:1. 生字词卡片。

2. 多**课件。

3. 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教师念谜语,学生仔细听,听后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脑袋身子白,四肢肩膀黑。长期戴墨镜,爱吃竹子叶。”(学生汇报)

2.(课件展示第三屏)大熊猫**。(大熊猫

3.教师简介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贵动物,被称为“国宝”,受到党和**的重点。

保护。它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山中,吃竹叶竹笋。全世界儿童和人民都十分。

喜爱大熊猫。

4.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可爱的大熊猫,去好好地认识它、了解它。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读题。

二)结合课件,初读课文。

1.(课件展示第四屏)逐幅展示大熊猫的**(大熊猫 1~学生仔。

细看图,教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并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这些字。

语文(s)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 大熊猫。

的字音。(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识“物、数、胖、尾、巴、全、黑、圆、

候、活、喜、皮、爪、呼”14 个生字)

3. 课件展示第五屏)**全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不认识的字如何发音,检查自己的拼读是否准确。

4.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感情,读出对大熊猫。

的喜爱之情。

5.数一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

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全班评议朗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正面评。

价。7. (课件展示第五屏)展示思考题:

大熊猫外形有哪些特点?

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

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8. 同桌讨论,找出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全班评价。(断句正确,读准多音字)

2.学习多音字:“数”

1) 这个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数学”的“数”,不过它在“数学”这个词。

里读第一声,而在这篇课文中读第三声。“数”,在课文里指“比较起来,最突出。

的”3.学习生字:“许”、“动”

1) 学习新部首“言字旁”:笔顺是“点、横折提”,第二笔不要写成“横。

折钩”。2) “许”:右边是“午”,不要写成“牛”。

3) “动”:左右结构,“云”+“力”。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5.随机选择几份学生练习投影展示、评价。

6.理解“珍贵”的意思。(用换词法帮助学生理解:珍稀、宝贵)

语文(s)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 大熊猫。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重音强调“许多”、“珍贵”、“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大熊猫为什么最吸引人呢?

2.(课件展示第六屏)展示第二自然段文本,学生齐读。

3.指名说:这一段介绍大熊猫的样子,具体是什么样的?(课件展示大熊。

猫**“大熊猫 学生结合**说)

4.你觉得大熊猫的样子怎么样?能试着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学生回答)

5.(课件展示第六屏)展示文本:“大熊猫身子胖,尾巴短,全身的毛又厚。

又光滑。”与原文“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

1)学习生字“巴”、“全”:

巴”:独体字,可用“熟字减一减”或者对比的方法记忆。

“色”-“角字头”=“巴”)。

全”:上下结构。新部首“人字头”。

2)“胖”和“胖胖的”以及“短”和“短短的”意思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用了叠词以后,句子显得更加生动、更加好听,并含着喜爱的感情。

3)男女学生对比读两句话,自主体会、感悟。

6.大熊猫最逗人的是什么地方?(学生齐读原文回答)

7.(课件展示第六屏)展示文本:“最逗人的是那双黑眼圈,那对黑耳朵。”

与原文“最逗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1)学习生字“双”、“黑”:

双”字在《语文百花园一》中曾经学过,在此略讲。要提示学生注意发音。

黑”:上下结构,上面的中间是“点、撇”,下方是四点,其中第一点向左,后。

三点向右。2)“圆圆的”和“毛茸茸”分别是我们学过的 aab 式叠词和 abb 式叠词,4

语文(s)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 大熊猫。

不用它们,句子的意思也完整,但是如果用上了它们,句子就变得很生动,还能。

让我们更加清楚大熊猫黑眼圈的形状和黑耳朵的质感。

3)同桌学生对比读两句话,自主体会、感悟。

8.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示:用重音强调叠词。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课件展示第七屏)展示问题,教师读问题:

1)大熊猫小时候喜欢干什么?

2)长大了的大熊猫又喜欢干什么呢?

2.学生默读,标出相关语句。

3.指名回答,集体评价。

4.从哪儿可以看出大熊猫小时候活泼顽皮?大了就不爱动,爱睡觉呢?

5.学生在书上标记后,全班交流(活泼、顽皮、爬上爬下、不爱动、睡大。

觉)6.师生用“提问引读法”双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用读原文的方法回答)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1) 教师:大熊猫小时候性格怎么样呢?学生: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

2) 教师:那时候它喜欢干什么?学生:(略)

3) 教师:像谁呢?学生:(略)

4) 教师:长大以后,大熊猫还爱活动吗?学生:(略)

5) 教师:它常常怎样呼呼大睡?学生:(略)

6) 教师:它睡觉的时候你去逗它会怎么样?学生:(略)

7) 教师:它睡醒后又怎么样?学生:(略)

7.“走来走去”指在不是很大的范围内来回走动。我们上一课学过的“飞来。

飞去”也一样。哪位小朋友还能模仿这种说法,说出这一类型的词语呢?

学生思考课后第三题,投影仪展示、评价)

8.学习生字:“皮”、“爪”

1)“皮”:独体字,第一笔“横钩”稍长,第二笔撇,不要写斜了。

2)“爪”独体字,是象形字,注意与“瓜”区分字形。

语文(s)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 大熊猫。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2.学生齐读,重音强调“最爱、多香”。

教师评价学生的读:课文结尾,写大熊猫津津有味地吃竹叶,充满爱意。

的朗读,让大熊猫那可爱的模样久久地印在大家的脑海中。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展示第八屏)出示练习,学生思考,并口头回答。

1) 说说大熊猫长大以后和小时候有什么不同。

2) 出示词语卡片:“尾巴”、“爪子”、“双手”、“动物”、“全身”、“黑色”

学生认读词语,并选择词语造句。

2.(课件展示第九屏)出示:你还知道大熊猫的一些什么事?跟同学说一。说。

语文S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熊猫

大熊猫。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食物特点 是我国特有的 最可爱的珍奇动物。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3.认字14个,写字8个。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学会评价别人 及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 难点。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了解大熊猫,树立保护大熊猫...

语文S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熊猫

大熊猫。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 态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学生通过玩具 电视 书籍 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S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熊猫

大熊猫。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学习笔画 竖弯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 合作识字的能力。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熊猫的珍奇 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3.收集熊猫的 资料,能根据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涂色。教学重 难点。14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