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物体分类》教学反思。
经过几天的集体备课,今天终于将《物体的分类》的三度教学设计在本班进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借助数学本质追问活动过程的技能。
1、在分一分初步感知物体特征这个活动中,我改操作为直接思考,转学生的分实物为分序号,这样组织便于老师把握课堂,可是在学生分完之后,让学生来汇报分法时,没有继续追问学生是按什么来分的;没有继续追问魔方另外分一类的本质原因;没有继续追问其他同学的分类情况如果在这里,我将追问进行到底,那就可以让学生有深度地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本质联系和区别。
2、在我说你摸游戏巩固形成表象这个活动中,在老师说出了物体的特征后,有的学生摸错了,我没有抓住物体的本质特征继续引导、追问学生摸的过程,让学生把摸的过程叙述一遍,并引导学生明了怎么摸才感觉是圆柱或长方体之类。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如果给予追问,学生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物体的认识将水到渠成。
3、在找一找解释应用这个活动中,学生说出黑板是长方体,我没有继续追问黑板的6个面在**,以致后面又出现了投影仪是正方体的现象。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本次研讨,我明白了有效的数学活动,要注意把握数学的本质,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不要凭感觉肯定或否定,而应在课堂上适当回放活动过程,特别是课堂中的错误更需要围绕数学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有效的数学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与学习习惯来进行,关注学生的基础和已有体验是否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有效的数学活动还要注意活动的组织过程。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今天,我又收获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物体分类教案
精品资源欢迎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教学目的 1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2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 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1 使学生...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观察物体
分享到 2011 09 27 15 43作者 网络字号 t t 摘要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 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一个情境 淘气和笑笑周末准备去动物园参观,在马路上看到一辆。说教材。一 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
2010 2011学年度 下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一年级数学。一 直接写得数 12分 二 填一填 20分 1 一个数个位上数字是8,十位上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两位数是 它比100小 里有 个一和 个十,100里面有 一,4个一和9个十合起来是 3 七巧板中共有 个三角形。m cm 20分 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