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咏华山》教学设计。
1、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2、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爬过山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推荐一座非常值得去游览的名山,叫华山,请大家看这座山(指图)-这就是华山。
2.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老师吟诗(只要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底。)
3.喜欢这首诗吗?这首诗是古代一个7岁小孩写的。
4.你想不想知道他是谁,为什么写这首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24课《咏华山》(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自读。2.同桌相互检查。
3.检查。你会了哪些词呀?(学说,师板词。板后齐读)
4.生第一次读课文。
我们把难读的词语读会了,现在试试读读课文。
5.生边读,师边板词(齐读词语)
6.再读课文。
三.品读。1.导语。
刚才大家看了华山,都觉得华山非常高,如果让你去爬这么高的山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答)
课文里用哪个词形容他们爬山困难呢?
2.引句子。啊!华山真高哇!
等他们满头大汉,喘着大气爬到山顶,他们会觉得这山怎么样呀?(出示句子)
3.品读句子。
a自由练习好,大家自己先练一练,看谁能把华山读得最高。指名读齐读。
4.品后两句。
华山到底有多高呢?(出示句型)
a自己读。同学们,先好好的读读这两句,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b生答:a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跑到我们脚下去了呢?
b太阳为什么显得这么近呢?说明什么?
c白云不在天上,干嘛跑到山腰去了?
c结束语。我们看到的这些景色都说明了什么?
d分组合作练读。我们分组练一练,练习读这些句子。争取每个人都能把华山的高读出来。
e检查反馈。那一小组先来,比一比哪组读得最高(指黑板读)[
f师范读。讲朗读的方法。要读得好,有个小窍门,就是一边读一边想。
g生齐读。好,照老师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把华山读得高到太阳那去。
5.品古诗。
导语:你们把华山读得真高呀,假如你就是那小孩,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红日那么近,白云那么低,多美呀!你的心情怎么样?
a、说说自己的心情。
b、引诗。板诗)让生看手势跟读。
c、练习读诗。a自读。
b诗文对应这些诗与这些句子是有联系的,你们能把他们对应起来吗?
1、讨论交流。
2、提问你认为哪句话,对应哪句诗?(这两句诗应该与哪句话对应呢?)
3、总结、读诗句这首诗和前面的句子一样,都是写华山很高很高。
男女赛读(读出华山的高来)
四.品第。三、四段。
你们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写得好吗?
1.课文中老先生怎样夸他(好诗好诗)
2.生夸我们一起也来夸夸他!
3.他是谁?(寇准)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段读一读。他今年几岁?(7岁)
4.总结。(再读全文)
五、总结结束。
1、华山的雄伟、壮丽。
2、小寇准的聪明、能干。3、鼓励。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2册第8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 文包诗 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古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诗中没有出现一个 高 字,却使人深深感受到华山的高大雄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 有才华。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想象力。2 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了解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学好语文。3 识字 写字。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咏华山》评析
教育资料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咏华山 评析。一 教学直观化,充分感知内容。为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利于学生积极 主动读文的情境,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阅读,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采用了多种直观化教学的手段。如 华山的录象,让生动 传神的图象去激发学生阅读 表达的兴趣。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学习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