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4-05 10:55:28 阅读 2596

3、《口耳目》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口、目、耳、手”字。

2.认识两种笔画“横折钩”和“弯钩”。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

教学难点:掌握识字技巧,会写“口、目、耳、手”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你们是识字大王,老师带来一些生字,大家认识吗?

1.出示已学过的字。

2.请生齐读。

3.**车认读。

4.小结: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平时都可以认识许许多多的字。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更是让学生建立学字的自信心。

二、感悟汉字,揭示课题。

过渡:这节课,老师就要请你们发挥“看”的本领,来认识一些非常有趣的字。

1. 师(指着自己的五官):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这些字真有趣。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口耳目》。(板书课题)

2.**课件:“口”图

师:这是什么? 嘴巴还可以说是什么?

**课件:“口”的象形字。

师:再来看看,这是古代的字,同学们仔细瞧瞧,你看出了什么?

**课件:“口”字(拼读、组词)

师:古代的这个“口”字,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慢慢地就变成了今天的“口”字,看看和嘴巴像不像?如果加笔画又变成什么字呢?

3.师:像这样和图形相。

像的字,就叫象形字。(总结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观图看字、看字比形、识记生字。

三、**结合,整体感知。

1.(出示11个象形字**)老师带来一些有趣的新朋友。(出示图形、象形字、拼音、生字)

2.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样认识的?

过渡:同学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得更牢,有信心吗?

3. 同桌组成学习小组识字,交流识字方法。体会同音字“目”和“木”。

4. 体会生字分类。

出示“耳、目、口、手、足” 检测生字(多种读法,去掉图形,再去掉拼音检测)

出示“站、坐”(出示三个头饰,代表羊、兔、鸟,三位学生模仿动物做动作,其他学生跟做)

5.回归文本,学生齐读。

过渡:同学们这么快就认识了这些有趣的字,老师准备了一个小游戏,看谁参加最积极?

6..学生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初写汉字,培养习惯。

1.学写“口”。认识新笔画“横折”。“横”和“竖”各在田字格的什么部位?范写。学生口头组词说话并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观察汇报并组词,描红。范写。把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目、耳、手”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回顾课堂,总结全文。

1.复习本节课所学7个会认字,4个会写字。

2.布置作业。

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教学设计。导语 口 耳 目是人体五官之一,如何融入语文教学内容中呢?下面是课文 口耳目 的教案,欢迎参考!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认识并学会三种笔画 丨丿捺过程与方法 通过 结合的方法,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理解字义,认识字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认识生字,学会 十 字难点 理解字的意思。第一课时一 导入。1 复...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反思

口耳目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是这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这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 思考 灵感,我临时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 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