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用教材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由“听数学,看数学”转向“做数学”,真正实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实好《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一、在“玩”中学数学。根据儿童爱玩、好奇、好胜的天性,把单调的数学口算技能练习通过“对口练习”、“数学游戏”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来进行。如:
第4页做游戏;第33页搭积木;第36页 “玩泥巴”;第51页“数学游戏”;第104页 “投球游戏”等,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二、在“讲故事”中学数学。
二、在“讲故事”中学数学。通过设计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和趣味性很强的情景图,把认数、计算和学生喜欢做的看图讲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他们的观察生活、发展想象、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三、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1、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如:第6页比较“高、矮”,“长、短”。
2、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如:第27页“按家人年龄的大小排队”;第88页“当地太阳升起和日落的时刻”等。
3、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如:第28页“有趣的数字”。
4、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第30页的“认识物体”;第 70页的“分类”;第83页的“认识钟表”;第88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件事情用的时间比较长”等等。
本册教材内容的变化。
1、教材内容由单纯的呈现知识,转向知识、方法与情感态度的综合呈现。如:第一单元“比较”,从知识角度呈现的是学习“多些、少些和同样多,高、矮和长、短,大小和轻、重”,从方法上呈现了在活动中通过实物的比较,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在情感方面则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数学活动,培养注意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2、本册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加强了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与算式的过程,会用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事物的顺序与位置,加强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加强了学生感知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3、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加强了空间观念,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倡导学生亲身体验,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4、在统计方面,加强了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课程目标。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熟的顺序,会正确公正地书写数字。
2、能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
3、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4、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5、认识等号、大于号、小于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6、使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直观的认识。
7、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方法措施。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第一单元:比较。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2: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3: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数学,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了解比较思维的方法、过程。
教学准备:花片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比较第一课时:多些、少些、同样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
‘“多些、少些、同样多” 是相对的,是对两种事物的比较而言。可以设计三个活动:①小朋友多,椅子少。
②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③小朋友少,椅子多。让学生说清:
谁和谁比,谁多些,谁少些。第二课时:高矮、长短包括两部分:
高矮和长短(也是相对的),重点是学习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渗透连比思想。比高矮:
①上对齐②下对齐比长短:①左对齐②右对齐③中间对齐练一练5题是开放题。第三课时:
大小、轻重两个层次:①通过观察比较大小。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观察、多交流。
②通过亲身体验比较轻重。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亲身体验、实验(用简易天平)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练一练4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
题中还反映了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认识教师,同学,消除陌生感。
过程与方法:结合认识周围的同学,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安息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难点:增进师生平等交往。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大家来认识一下吧!
出示五课题:走进数学了。
二:学生自学。
同学们打开第一页书,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呢?
三:研究讨论。
1 教师先做自我介绍。
2 同学们认识一下周围的同学,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认识一下前后左右。
3指名说一说。
1) 你今年几岁了?你家有几个人?你叫什么?
2) 你的前后左右各是那位同学?
3)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玩得快乐么?你知道数什么是数学吗?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更加有趣的数学知识。
教学后记:课时计划。
总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走进数学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数动物的过程,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会把自己数的结果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身边的数学,培养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的数动物。
教学难点: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园里都有认谁?
2、 学生自学。
观察图中的动物,数一数各种动物各有多少。
3、 研究讨论。
1 树上有一只猴子。
2 池塘边有一个喷泉。
3 山上有一座亭子。
4 路上有一只大头蛙。
5 池塘边有一个小女娃儿。
6 池塘边有两只长颈鹿。
7 草地上有三头骆驼。
8 荷叶上有四中蜻蛙。
9 草地上有五头大象。
10 六只小免在吃青草。
11 天空中有八只小鸟在飞。
12 有八只鸳鸯。
13 九匹斑马在吃食。
14 10只驼鸟在走。
4、 学生还可以根据同一种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动物的数。
5、 小结:图中的动物都可爱呀, 我们要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后记: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课时计划。总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比较、做游戏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1、 导入。
1出示课题:一比较。
2下面我们做游戏进行学习。
2、 做游戏。
1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
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二)认识同样多。
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的教案设计。执教人 唐碧。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外,还可用来表示物体的次数。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图,让学生学会区分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教案设计
2018 2019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示范课。第几 教案设计。阿孜古力。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情境图,让学生学会区分自然数序数的含义。2 使学生能区分 几个 和 第几 掌握区分 几个 和 第几 的方法。3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 比较 推理 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教案设计
2 穿红衣服的阿姨买了票已经进去了,后面的人上前。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3 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4 进一步体会基数 序数的含义。1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说一说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 分小组做排队游戏。说明 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