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四单元教案

发布 2023-03-21 09:31:28 阅读 5302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前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在相对面判断左右,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常遇到的一些现象,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有关方位和视图的初步知识。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信息窗一,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个小朋友“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画面,引起学生对左、右方位的讨论。在自主练习中,借助“二人听口令击掌”的游戏画面,扩展到对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的学习。

信息窗二,是利用几个小朋友一起看**的现实情境,引起学生对汽车和小兔拍摄位置的讨论,开展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知识的学习。在自主练习中利用小鸟和小猫从不同位置看房子,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巩固。三、教学建议。

1、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分辨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学生在家庭、在学校、在商店……多种场合都接触过这些事情,只是没把这部分内容作为系统知识来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基础,因此在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的素材外,还可以设计多种情景,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学习本课的内容。

这样做,可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兴趣,乐于参与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学习的空间,便于学生联想和交流。

2、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初步建立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学会用简单的方位知识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等内容,单靠教师认真讲解和学生记忆是学不好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现实活动,使其身临其境,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用亲身体验唤起对经验的联想,从而学会本课有关内容。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学到的知识才能扎实、灵活,学到有用的知识。

由于是初步学习这些知识,只是积累直观经验,不宜作过高要求。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有关方位和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初步知识是现实经验的系统化,处处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另外,此类知识很难通过几节课,几个例子,一下子学会,只有通过不断地辨认,不断地观察,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变为得心应手的知识。

为此,教师除重视课堂中的体验学习外,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

实际进行应用,学生能经常用简单的方位知识和辨认物体形状的知识解释和描述一些周围的事物,在应用中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才能真切地体验到数学好玩,数学有用。

4、除教材提供的游戏外,教师还可联系当地学生实际,设计结合本课内容的其他游戏,进行教学,达到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

5、对本单元中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否正确地从上面、侧面辨认简单物体的形状。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与小伙伴合作,主动运用知识的情况。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图形与位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信息窗,及第71页的练习题。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师用右手向同学们挥手问好)请同学们也挥一挥你的右手向老师问好,好吗?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师可贴示板书)同学们想玩吗?二、合作活动,理解知识。(一)理解左、右。1、引入游戏:

师: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有,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2、同桌合作,做游戏。

师: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

给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知左、右)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师: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刚才在玩的时候,谁赢了?

(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学生可能会举生活实例,例:

用右手写字、刷牙;走马路,靠右走……)4、反馈练习。

师: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请举起你的左手。再举起你的右手。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强化训练)

师: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找找看。

5、相对左右。

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师: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

师: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所以伸出手的方向也是相对的。这也说明了,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这就是左右的相对性。6、做游戏。

师:咱们再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听老师发口令,同学们做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①伸出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摸右耳、指左眼、指右眼。

向上看、向下看、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一步、向上跳两跳、向下蹲两下、再往后走退一步、再往前走两步。(再让几个学生发发指令)(二)自主**,上下前后。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左右这两个方位,那么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又发现了哪几个方位呢?(让学生说,师板书。)

反馈练习。师:那你能说说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分别是什么吗?(多让几个学生说说)

谁还能结合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说说他们的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给予鼓励)

师:谁想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谁想介绍一下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三、课间休息:

听**,做动作。

拍拍左肩膀,拍拍右肩膀,左脚跺一跺,右脚跺一跺,向前跳一跳,向后蹦一蹦,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

师可先演示,然后和学生一起做。四、巩固练习。1、游戏,比拍手。

教科书第71页的第1题。教师可请一位学生帮助演示活动过程。(1)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练习。(2)师生比赛。(3)生生比赛页第2题。

小动物排队”,意识让学生巩固对“前后”的认识,二是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运用“第几”和“左右”一起来定位物体的位置。除了完成课本上的要求之外,练习时,还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其他学生来指一指,或是描述小动物的位置,让其他学生来猜一猜。

3、第3题是“摸鼻子”游戏,目的是巩固对自身左右的认识,这个练习可以。

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以其生动、有趣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第4题是说一说自身周围有哪些同学,让学生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练习时,一是要通过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让学生都有机会说一说,二是通过集体交流,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如“××同学在××的左面,在××的右面,她到底是在左还是右呢?

”引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体验描述。

位置时要说清参照物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说教室的周围,学校的周围都有哪些物体。

6、第5题是动手操作,让学生按要求把**贴在指定的位置上。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展示时可以再让学生以编故事的形式来描述一下物体的位置。

四、谈体会: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页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

2、加深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体验,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感受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第四单元尤其是在游戏中,我们都学会了些什么?二、展示“我学会了吗?”

1、可以借助挂图或事物投影展示“我学会了吗?”

2、学生自己观察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并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图意。教师要及时点评,说明个别答案不唯一。

3、完成“我学会了吗?”下面的3道题目。

1)第1小题,用彩笔涂色,独立完成后,小组相互检查。

2)第2小题,把小蚂蚁前面第2只涂上红色,小蚂蚁后面的第3只涂上黄色。第二小题做完后可增加一些相关练习,如把从左边起第4只蚂蚁圈起来,把右边的4只蚂蚁圈起来等等。

3)第3小题,乌龟是谁看到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是小鸟,也有学生回答是太阳,都合理。三、现在学完了,你想跟老师说点什么?(1)(2)

长本领了吗?你长哪些本领了?习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课本74页智慧广场。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鱼丸个,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1、呈现挂图:

引导学生观察,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衣服美丽的图画,想看吗?”启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说出途中的信息和问题,教师做好板书。

二、提出问题:

1、请学生猜想这一行大雁可能是多少只。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9只或者8只,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给孩子独立发挥的空间,并给与合适的引导。2、交流与思考:

教师设计“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感受画直观图的优越性,学会借助直观**决问题。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要求“一共有几只鸭子”,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画图、做题,看学生能否学以致用,然后集体交流,感受画直观图的好处。

2、第2题呈现的是两位小朋友在楼前谈话,通过小区里一共有几栋楼,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决问题,再次感受画图的直观。

3、一共有几只小动物,通过该题,学生再次借助直观**决问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做题,一共有9只动物。

4、呈现的是排队上车的情景,通过“排队上车的有多少人”,感受画直观**决问题的便捷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时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把后面还有4个人理解成排第4,教师要提醒孩子认真读题,不要产生思维定式。

5、“从右边数排第几呢”是“重叠问题”的变型,本题知道了一共有7辆车,从左数排第4,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同样可以借助直观**决问题,先画7个圆圈,从左边数排第4,把第4个做上记号,再从右边数,这个排第4。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反思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反思 本单元是对长方形 正方形 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数学 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基于学生在学习以前,对几个立体图形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增加对图形的认识。这节课教学思想...

青岛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海底世界。数数。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 3页。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为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做准备。2.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数数。教学难点 数数的各种不同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海底世界图。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1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旗城学校小学部电子备课课时教案一年级数学学科。第 1 课时课题 内容 主备教师。参与教师。课型。杨。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2 在拼 摆 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