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最苦与最乐》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3-15 08:14:28 阅读 1416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一、导入谈话。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著名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没有一般的谈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在“最”字上加点)

二、快速阅读,整体理解。

1、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从第段中找答案)

2、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从第3段中找答案)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段中找答案)

提示:1、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的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责任尽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三、精段研读,品位语言。

研读第四段,明确如下要点:

1、“然则”——过渡衔接词语。(联系前一段的“翻过来看”,理解衔接严密的特点。)

2、“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设问句、句中引用名言。(联系段开头的设问体味大处着笔、语言凝重的特点;孟子的话“终身之忧”与前面“苦后是乐”说法似乎不一致,要正确理解。

)3、“曾子还说哩”——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联系其他处的语气助词品位凝重中的轻灵。)

4、“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对偶句。(从内容角度体味凝重;从词句的容量角度体味简练)

5、“苦中真乐”——苦乐观。(与“苦乐循环”、与“尽责任”联系起来看)

四、联系生活,思考讨论。

1、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自己感受,谈谈你对文中“苦乐循环”一句话的理解。

2、“知足常乐”的说法与本文中讲的苦乐观是否一致?为什么?

3、你所希望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实现?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各抒己见)

五、课后研习,整理心得。

1、搜集整理与第段中的名言警句意思相近的格言、俗语、名句,注明出处;试试用来证明作者的苦乐观。

2、写一篇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最苦最乐。

贫?失意?老、死?知足、安分、达观(不苦)现象。

欠钱没还如释重负。

负恩惠未报尽心安理得。

责得罪人没赔礼责吃苦——真乐。

任该做没做任(苦乐循环)本质。

勇于责任,不逃避责任,能享受真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说课稿

最苦与最乐 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最苦与最乐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呈现出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 教材分析。梁启超 最苦与最乐 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文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梁先生对人生的思考,对责任的精辟认识。七年级学生初次在课本上接触到议 的体裁,大部分学生都只在平时的阅读中粗略了解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最苦与最乐

基础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安分 契约 诸圣诸佛 监督 卸却 悲天悯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契约赔理死而后己。b.排解坟墓任重到远。c.监督恩慧忧国忧民。d.循环豪杰如释重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面对这一罕见病例,医院多位专家教授共同会诊,终于拿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最苦与最乐习题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q 约悲天m n 人如sh 重负。死而后yr n 人志士。2 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走进人生的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抒写壮志,畅快的豪情 锐气,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 躁动,以厚道的心地 偏激,以沉稳的步履 沉醉。a 激荡沉淀稳住踏破 b 踏破稳住沉淀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