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

发布 2020-04-03 22:59:28 阅读 219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目标检测。

参***。第一单元。

一、积累·运用(共24分,1~8题,每题2分;9~10题,每题4分)

10.第一个“服”:服用;第二个“服”:福气。

二、理解·感悟(共36分)

一)(共10分)

11.(1)颈,脖颈。(2)鸟鸣。

12.【a】夏夜里,蚊**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b】(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让他们冲着烟边飞边叫,当一幅青云白鹤图看,其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是鸣叫一样,我感到非常高兴。

13.指代“渺小之物”。 14.

怡然称快怡然自得 15.作者认为的物外之趣为:善于从周围细微的事物的观察中发挥想象、联想,以体会事物的妙处。

比如作者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仔细观察,把从草、虫蚁、土砾凸的情形等想象为树林、野兽、山丘,且自得其乐。其中,“物外之趣”2分,举例1分。

二)(共14分)

16.我陷入险境,在父亲耐心的指导下,一步步走下悬崖,脱离了险境。 17.

衬托“我”当时焦急、恐惧的心情。 18.不要想着困难有多大,只要一步一步地走去克服,最终是能走出困境的。

19.因为这悬崖毕竟是“我”自己走下来的,对自己来说这毕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所以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20.

最后一段写“我”由此次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起点名主题的作用。 21.示例:

(1)路还得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困难还得靠自己去克服;(2)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要放弃努力,只要努力,就能战胜失败和挫折。

三)(共12分)

22.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详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就偏离了主题。 23.

他驾车去**旅游,陷入困境。一只小鸟唤醒他求生的欲望,他自救成功。 24.

这是对小鸟的敬重,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25.不矛盾。

因为小鸟只是唤醒他求生的欲望,而挽救生命是因为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摆脱了困境。

三、作文(40分) 评分标准(略)

第二单元。一、积累·运用(共24分,1~6题,每题3分;第7题4分;第8题2分)

7.第③句去掉“不”;第④句“有效地”与“寻找”调换位置。 8.

示例: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字符。

二、理解·感悟(共36分)

一)(共11分)

9.(1)这、此。(2)大概、也许。

10.【a】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b】读书人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责任重大且追求真理的路途遥远。

11.“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12.

一个人的意志、信念等是否坚定,要经过环境的考验来证明。(或: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的考验。

) 13.言之有理即可。

二)(共13分)

14.借梅花吟咏人生,启迪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15.

答案要点:①坚忍刚强②奉献牺牲③忍受寂寞 16.答案:

我们开花觉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17.答案举例:

①想,只有像腊梅那样,经过风雨和严寒的磨砺与锻炼,人生才会完美。②不想,因为做腊梅太辛苦、太寂寞有事不被人们所理解。 18.

略。三)(共12分)

19.(1)自豪。(2)坚强,有韧劲。

20.比喻。把自己比喻成小偷,用偷走孩子的梦比喻被坏了孩子的美好愿望。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克里克老师深深忏悔与自责。 21.告诉人们一旦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就要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22.示例:克里克老师:

对工作,对学生十分负责任,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当明白自己的失误后,肯于像学生道歉,勇于自责。蒙迪的父亲:能够信任、鼓励、指导儿子,使蒙迪能在较为宽松的环境里实现梦想。

蒙迪: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坚强意志。确定目标后坚持不懈,把老师的劝阻、父亲的信任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终于梦想成真。

三、作文(40分) 评分标准(略)

第三单元。一、积累·运用(共22分,1~7题,每题2分;8~9题,每题4分)

8.(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示例:嫩绿的诗收获着成熟和喜悦。

二、理解·感悟(共38分)

一)(共6分)

10.思念故乡的感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示例:(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4)“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二)(共10分)

12.急切(热切)盼望春天到来的心情。13.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春山春水春日 14.句子为“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好处为从侧面揭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15.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16.不好。

因为“叫”只是单纯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三)(共10分)

17.田畴春景图、河畔春景图、天空纯净图、果园春景图。 18.

春天对于热爱他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生命力。 19.示例:

春天是一部长篇史诗的扉页,春天是一部交响乐的序曲。 20.抒发了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共12分)

21.春天的香山是花的世界,是妩媚的;夏天的香山是浓阴的世界,是丰膄的;秋天的香山是红叶的世界,是绰约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22.冬日的香山有着铮铮硬骨和浩浩正气。

这性格是由山的巍峨和松的伟岸体现出来的。 23.“骄傲”在这里是“自豪”的意思。

和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被山风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石板路”相比,松树为自己“不因风寒而笼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而骄傲。 24.略。

三、作文(40分) 评分标准(略)

期中检测a一、积累·运用(共24分,1~7题,每题2分;第8题6分;第9题4分)

8.(1)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示例:国外掀起汉语学习热。

二、理解·感悟(共36分)

一)(共6分)

10.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 11.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12.描绘出早春时节,莺争先恐后飞向向阳枝头鸣唱的热闹景象。

二)(共9分)

13.③ 1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15.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16.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共9分)

17.髻腰狭窄宽敞 18.济南冬天雪后的秀美山景。

19.因为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20.

“照个影儿”把长枝的垂柳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朦胧的春意。

四)(共12分)

21.反衬(或衬托)兰草,突出兰草的特性。 22.

“竟”字表现了作者发现兰花时的惊讶、敬佩之情。 23.在一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24.揭示文章主旨。含义:

一是把兰草与父老乡亲联系起来,两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都敢于顽强拼搏;二是兰草在洪水退后又开花,父老乡亲也一定能重建家园、战胜灾害,迎来更美好的生活。

三、作文(40分) 评分标准(略)

期中检测b一、积累·运用(共22分,1~7题,每题2分;8~9题,每题4分)

6.老马识途白驹过隙老骥伏枥马到成功 8.(1)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1)张明不讲究公共卫生,只顾自己。(2)示例:幸亏你提醒,谢谢,我今后会注意的。

二、理解·感悟(共38分)

一)(共10分)

10.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1.秋天属于农家,是农家人收获的季节。

12.既写景,有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 13.

略。二)(共14分)

14.赞美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 15.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16.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生命力顽强、性格坚韧的特点。 17.略。

三)(共14分)

18.表明纸张像蝴蝶一样随风飘动。 19.

因为他讲究社会公德,懂礼貌。 21.“此”指“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

” 22.以小见大,通过几件平凡小事来发现“公德”这一不平凡的主题。(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40分) 评分标准(略)

第四单元。一、积累·运用(共24分,每题3分)

4.①b ②a ③a ④b 7.(1)锻改为缎讯改为峋(2)在这群山环抱着的宁静海湾中,散布着一个有一个的岛屿,酷似一座座画屏。

8.示例:去年说的“这会过去的”意思是:

没获奖,别气馁,以后还有机会的。 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意思是:获奖了,值得高兴,但别骄傲,今后还要更加努力。

二、理解·感悟(共36分)

一)(共12分)

从海啸灾难中科学地认识海啸,对提高防御海啸,对提高防御海啸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b.中国对于海啸灾害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

11.用引用的方法既说明了中国对海啸的认识比较早,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海啸发生时的状貌。 12.

两个。(1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核**试验,曾经诱发海啸。(1分)印度洋海啸。

13.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字词

确凿z o菜畦q 桑葚sh n臃肿鉴赏人迹罕至h n人声鼎沸骊歌l 讪笑sh n嫉妒j d 妒忌d j 来势汹汹澎湃p ngp i哺育b 祈祷q d o崎岖炽热ch 嗥鸣h o怪诞亘古g n默契。田垄斑斓污秽hu 兀兀穷年w 呕心沥血。一拍即合义愤填膺y ng归省x ng行辈h ng撺掇cu ndu...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

在山的那一边 一瞬 sh n 间。走一步,再走一步 嶙峋 l nx n 训诫迂回凝视啜 chu 泣头晕目眩 xu n 小心翼翼。生命生命 骚扰小憩 q 糟蹋庸碌辜负擎 q ng 天撼 h n 地肃然起敬。紫藤萝瀑布 伫立忍俊不禁 j n 盘虬卧龙。理想 缀连倔强濯 zhu 洗玷污扒窃诅咒绝处逢生可望...

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指导

七年级作文指导。一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准确审题及选材的能力。2.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列提纲 布局谋篇的习惯。3.掌握通过对人物外貌 动作 神态 语言 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的方法。二 教学重点。围绕线素展开叙述,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 动作 神态 语言 心理活动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品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