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狼贪婪、**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掌握字音与节奏。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难点。
1.朗诵文言课文,掌握字音与节奏。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4.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以与“狼”有关的成语导入。
二、 诵读课文。
学生读之前,教师先行背诵本文,以期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达到学生成熟背之目的。
一)一读正字音。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弛(chí) 眈(dān)
黠(xiá) 瞑(míng) 暇(xiá)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少时(shǎo)
二)二读辨句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停顿的原则总结:根据意义单位划分。
重点掌握的句子节拍: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三读理结构:
学生边读边总结,教师板书。
一、遇狼(开端)
二、惧狼(发展)
三、御狼(发展)
四、毙狼(高潮和结局)
五、议狼(议论)
四)四读知情感。
第一节读得舒缓,读出兴奋后的紧张;
第二节读得紧凑,读出害怕中的紧迫;
第三节读得紧张,读出危急中的镇静;
第四节读得急促,读出轻松后的激烈;
第五节读得从容,读出惊叹后的嘲讽。
五)五读赏语言。
1)“缀行甚远”,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并驱如故”。-这些词句充分表明了狼的贪婪与凶恶。
2)“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真是狡猾到了极点!
3)“奔倚”“弛担”“持刀”与狼的“眈眈相向”--表现了屠户认识提高的过程和狼的不甘罢休。
4)“暴起” “转视积薪后”, 自后断其股”--屠户勇敢机警与果断与狼的愚蠢毕显。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又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死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三、 基础知识积累。
1)实词、虚词用法。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性活用。
学生讨论**合作完成。
四、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可作为课下作业)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目似瞑 (2)将舐其喉 (3)信不诬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五、作业布置。
熟读成诵。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目录
阅读。一陌上桑汉乐府1 二诗歌二首曹操3 观沧海3龟虽寿4 三黄河颂光未然6 四沙与沫纪伯伦9 五等待吴冠中12 六给我一点水张晓风 14 七故乡鲁迅18 八祖父萧红29 九绝品谈歌37 一 唐诗四首42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42 望岳杜甫43 观刈麦白居易44 雁门太守行李贺 45 一一词...
初中语文七年级《狼》优秀教学设计
狼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 狼 一 导入新课先请同学说说 狼来了 的故事及从中得到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则有关狼的故事,看看从中我们又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显示幻灯片,出示课题 二 作者介绍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人,他一生不得志,十九岁参加科举考...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狼》教学设计
教学必备精品欢迎 使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狼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2 能理清文章思路,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课前学习 1 了解 聊斋志异 是怎样一本书 认识蒲松龄。2 找出五个和 狼 有关的成语,并能从中看出狼的形象特点。3 读课文五遍,读准字音。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