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唐诗两首。
观刈麦。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并积累“陇、箪食、饷田、敝”等词语,了解作者,背诵诗歌。2、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精练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背诵诗歌,理解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精练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者情感。教学流程。
一、导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读了,可大家知道它写的是什么吗?(农民耕作的辛劳)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篇描写农民劳作的诗歌《观刈麦》。二、题解及作者简介。
1.观刈麦,什么意思?就是**割麦子。那谁**呢?白居易。2.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再详细介绍一下他呢?
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早年家境贫寒,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多有了解。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介绍写作背景:作为一位既有才,又同情百姓的知识分子,白居易步入仕途后第一个官职是周至县的县尉,在县令的领导下专管抓强盗,催百姓交税,直接与百姓打交道。县尉本是培养基层经验,练就铁石心肠的职位,可白居易还是心太软,上任没几天,就写了这篇《观刈麦》。
三、朗读感知。
这首诗是五言古诗,一般怎样划分节奏?(生答:),三分文章七分读,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下面就让我们试着朗读这首诗。
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朗读时注意读音、停顿、感情。分三个小组,三个层次把课文读上。
一遍。我读题目,作者。齐读。生找错:全班齐读。
2、当然要把诗歌读出感情,首先还是要了解一下诗歌的大意。
请结合书下注释以“我”的口吻把这个故事有感情的讲述给大家听听。(3分钟)出示重点字词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陇:田埂。
这个意义现在写作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荷:扛,担。
箪:古代盛饭的竹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饷: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灼烧,烤。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秉:拿着。
敝:破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曾:
竟然利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赏析研读。
这首诗写了哪些人?生答:写了哪些事?生:读。
师:读诗注重的是格律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读诗引导我们进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当中,去体验无穷的魅力,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诗能不能只停留在读准字音,读出字意的基础上吗?生:
师:我们要深入到诗文当中去,体验诗文写下的每一句诗的真正含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读。
出诗的感情来。
师:因为诗人是个催租的官,所以才能观刈麦,才可能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真正状态,所以才能用诗人的笔把观刈麦的过程写下来,知道这个身份很重要呀。师:
我们再来读诗的前两行前四句,也是诗的第一层。齐读屏幕展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师:有两个字的重音没有读出来,是哪一个?生:
师:板书:少,倍。
请同学们点上重音符号,想一想为什么要重读?
生:少,倍更能突出劳动人民的辛苦,每天都干活,五月人倍忙。师:一年到头,终日忙碌,无闲事,五月就更忙了。指名读。
师:农民可真忙呀,我们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语气读呀?生:同情齐读。
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后两句诗中还能读出什么信息来?
师:覆陇---小麦覆盖了麦地。黄仅是黄吗?
生:不是,农民看到丰收的景象心中很高兴。师:表述准确,流畅,简洁,透彻。你很优秀。师:这两句我们应读出什么感觉?生:喜悦。齐读。
师:这是怎样的黄呀!麦浪翻滚,铺天盖地的黄呀,一片喜悦的景象。接下来哪几句更能体现五月人倍忙:生:妇姑荷担石---但惜夏日长。师:准确。
我们来读懂怎样人倍忙,齐读。
师:这一家老老小小男男**,担饭,提水,割麦子,真是全家总动员呀,真所谓是五月人。
倍忙。忙到什么程度?哪句话最能体现忙得辛苦程度?
生: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师:
你能说说怎么样热的程度吗?生:上面如火烤,下面如熏蒸生:
双脚受热气熏蒸---
师:上面如火烤,下面如熏蒸,面对大地,背对蓝天,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呀?你能想象出来吗?
生:汗流浃背,挥汗如雨,汗滴在土里---真辛苦呀!师:你答的真好(板书苦)
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么热的天,这么辛苦,为什么不知热?夏天是一年最长的天,为什么希望更长一点呢?
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开始。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深刻。
谁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
生:1丰收的喜悦大于辛苦,所以不热。2夏天是丰收的日子,希望丰收的更多,从下文可知,用剩麦子充饥肠。
师:语言准确,表述流畅,优秀。坐下。
我生长在农村,对收麦子再熟悉不过了,告诉同学们呀,麦黄五月虎口夺粮呀,抢收麦子,赶时间呀,师:这其实是当是一种真实的心理。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是不是农民的真实心里呢?生:是。
师: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动的农民筋疲力尽却不顾酷热,这是他们在珍惜劳动的时光啊。作者真实的写出了她们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
是困苦的生活所迫啊。怎么读呀?用什么情感?
生:怜悯,同情。
师:接下来诗人把笔指向一个贫妇人,齐读大屏幕。
这一处有一点感觉没读出来,这是怎样一个贫妇人呀?你能给诗中的诗句加上你的想象,把贫妇人的样子描述出来吗?生:回答。
师:的确了不起,请坐。
敝---透出什么信息?板书;穷。
同学们想一想,导致贫妇人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税。
师:都是税惹的祸呀!你还能从说的那句话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中发现什么信息?生:粮食都卖光了。
师:如此看出贫妇人曾经有田吗?生:有。
师:可是现在沦落到了拾麦子的地步了,同学们,今天的拾麦人,曾经是割麦人,那么今天的割麦人能不能成为明天的拾麦人呢?生:能师:为什么?
生:只要有繁重的税压迫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危机。
师:这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意味。说得好,你是咱班的代表,佼佼者。
今天的割麦人会成为明天的拾麦人,同学们想一想,这样一个季节,这样一个日子这样一个地方,还有麦子可拾,明天后天怎么办呢?这个贫富人可怎么办呢?生:
去**家打杂,贫困潦倒等待死亡。
师:在旧社会路有冻死鬼是常见的现象。同学们想一想,贫妇人说的这两句话我们应该怎样读呀?生:悲伤同情。
生:读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齐读屏幕。
师:诗人为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动了,他的心在跳动,在颤抖。他抑制住内心悲愤的心情,即此写下这首诗,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呢?(悲痛自责)齐读。
我来试一下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利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愧的是什么呀?
生:观刈麦的情景和自己舒适的生活进行了对比,所以心里特别惭愧,自责。师:补充的好。
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前面诗的注解白居易仅仅是个小小县尉呀!诗人写这首诗还有什么想法吗?你能想出来吗?
生:体现劳动人们辛苦,当官何等的舒适,那些做大官的难道不应该自惭吗?
师:嗯,在当时那个时代,作为一名**,把自己和劳动百姓进行对比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诗人能够对劳动人民有深切的同情,主动的和苦难的人民进行对比,并作深刻的自我解剖,进而产生惭愧和自责的心里,那是难能可贵呀,因此这几句也成为了全诗的精华所在。
请同学们做好标记。
师:随着我们读诗的深入,我想我们把全诗连起来读一读,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生:配音读谁来试一试。读师:感情充沛。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希望大家做好积累。
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唐朝,走进白居易的情感世界,走进割麦拾麦的现场,去感受诗歌精炼的语言所再现的悲情的一幕幕吧!齐背全诗!谁能背下来呢,能背多少背多少。
为了让我们背的更快一些,我们随着**唱一唱,也许背的会更快一些。随唱一遍。放**。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观刈麦》说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观刈麦 说课稿。一 说教材 1 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观刈麦 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古代诗词三首 中的第二首。本单元主题是 诗词拔萃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观刈麦 通过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狼
狼 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狼贪婪 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 朗诵文言课文,掌握字音与节奏。3 积累文言词汇。4 理解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5 理解句意 文意。教学重难点。1 朗诵文言课文,掌握字音与节奏。2 积累文言词汇。3 ...
观刈麦》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反复呤诵,理解诗歌2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诵读 理解 赏析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把握主旨教学方法 多 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很多白居易的诗歌,那同学们知道白居易的哪些相关知识?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 白氏长庆集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