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观刈麦》说课稿

发布 2023-03-09 01:33:28 阅读 4270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观刈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观刈麦》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代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主题是“诗词拔萃”。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

《观刈麦》通过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本诗所描绘的割麦者、拾麦者的生活场景,有利于学生感受劳动人民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对父母、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从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认真学习。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作品主题鲜明、通俗易懂。作品内容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而且本诗的主要特点是叙事与心理揭示融为一体。

所以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蕴,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叙事和心理揭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时代背景基础上,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叙事与心理揭示相结合的写法。3、课时:一课时。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的要求,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通过朗读指导,在确定本诗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注重语气、语调、掌握节拍速度,辅以教师示范。力求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深刻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爱民之心。

其次利用品味鉴赏: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诗情,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反复涵咏,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从而领悟作者的情感。

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合作**,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把学生的思考引向纵深,拓展思路,高质量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叶老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具体的学法如下:

1、利用诵读涵泳,读出诗味,感知诗意、感悟诗情。2、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达到合作研讨,巩固提高的效果。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有关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及农民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画面,创设情境导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导语:生活时时是语文,语文处处有生活。

生活中,常见农民在日头下、田埂间,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情景。古往今来诗歌中也不乏此类描写,这些诗句都体现了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白居易在他的诗句中也有体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白居易的作品《观刈麦》。

设计意图:通过屏幕展示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

天寒。”《卖炭翁》等诗句,及农民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画面,创设情境,激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开启今天的学习。在带着这样的认识进入课文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意。

此环节中,我设计了朗读指导。首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这时多**显示重点字词,让学生正音,以此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其次指名学生朗读,生互相点评,教师加以总结。使学生意识到朗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还要把握住语调的轻重,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气息的强弱。然后老师范读,使学生对朗读形成感性认识,最后学生齐读,把握文章沉郁悲怜的感情基调,同时感知诗意。

感知诗意时设计了三个小问题:

1、找出诗中人物,并用诗中原词作答。明确“诗中人”是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和“我”。

2、季节是什么时候?人们从事的农事活动是什么?3、农家人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到了五月,夜晚刮起了一场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了……诗中的人们面对这样的情景都在干什么呢?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结合文句,通过想象的思维活动,进入诗的意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根据文句所想象的画面。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三幅画面:

饷田图、刈麦图、拾麦图。这个问题的设置既帮助学生把握诗意,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同时还能感受到作者平易浅近的语言风格。)

三)解读诗歌感悟诗情。

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主要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用一个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学生应该会用“苦”字概括,引导学生找出百姓生活“苦”的具体表现,设计了以下4个小问题:

1)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

2)“贫妇人”生活的困苦,从文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3)有麦可收的“丁壮”与无麦可收而捡拾“遗穗”的“贫妇人”相比,他更幸运些吗?学生畅所欲言,但最终要使学生意识到,看似不同的两种场面,其实是同一命运。

教师明确: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

4)思考造成诗中人物悲苦命运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原来是家田输税尽繁重的赋税已经使这个贫妇人失掉了田地。

一个“税”字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在繁重的赋税徭役之下,农民只有这样一种悲惨的命运!强烈的讽刺意味不言自明。

2、面对此情此景,用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理,说说作者对。

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此时教师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背景:《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唐代县尉是九品官,一年的俸禄除了三百石粮食外,另有职分田两顷五十亩,钱一千九百五十七文。

找出文中关于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这些心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不事农桑”,“岁有余粮”,“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自愧同情(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合作、**、讨论中解读诗歌,关注农民的悲惨生活,结合写作背景,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白居易讽喻诗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了解其作讽喻诗的目的。)

四)赛读诗歌读出诗韵。

1、通过本文的教学,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归纳出三点。

诵读诗歌,感知诗意品读诗歌,读出诗韵解读诗歌,感悟诗情。

2、然后教师配乐背诵全诗,并组织小组竞赛,当堂成诵。(设计意图:总结方法,“授人与渔”,教师背诵,提高学。

生学习热情,师生赛诵,有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五)总结归纳升华诗意。

同学们,白居易写的这首《观刈麦》,真实地再现了中唐时期劳动人民在苛捐杂税的盘剥下悲惨的生活状况。(出示幻灯片免税补贴画面)时代变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不仅免除了农民的各种赋税,还实行了农民种地补贴的多种优惠政策。农民的地位提高了、生活富裕了。

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最后赋对联一副,结束本课的学习。

忆往昔,诗人观刈自责,当朝赋税苛重民生苦;看今朝,人民赞政欢歌,国家惠农补贴百姓乐。

设计意图:教师背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师生赛诵,有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总结方法,“授人与渔”,结语设计,新旧社会对比,激发学生的时代自豪感。)

六)布置作业。

把诗歌改写成散文,进一步理解百姓的“苦”和诗人的“愧”(设计意图:改写是对所改文章的再创造,但原文的主题思想不能变。有助于我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观刈麦。

民苦---劳作辛苦、生活困苦---输税尽自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设计意图:此板书不仅写出了农民苦的现状,还点明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展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情感。既简洁地突出了教学重难点,清晰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本节课的设计以读贯穿始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感知了诗意,读出了诗韵、感悟了诗情。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课外诗句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感知诗意,感悟诗情、升华诗意,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观刈麦教案 7

22唐诗两首。观刈麦。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解并积累 陇 箪食 饷田 敝 等词语,了解作者,背诵诗歌。2 过程和方法 品味诗歌精练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者情感。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背诵诗歌,理解诗人对劳动人...

九年级上23课《观刈麦》导学案

九年级上学期导学案。课题 第23课唐诗两首 观刈麦 课时 2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能准确熟练地翻译课文。2 掌握课文中的文言词,学习诗歌细致描写的方法。3 了解诗人反躬自省 以己衬人 关注民生疾苦的宽阔胸怀学习重点 1 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文言词。2 学习文章细致描写的方法和通过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观刈麦》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反复呤诵,理解诗歌2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诵读 理解 赏析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把握主旨教学方法 多 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很多白居易的诗歌,那同学们知道白居易的哪些相关知识?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 白氏长庆集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