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5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 2023-03-10 09:36:28 阅读 1923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弄清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影响。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和阅读文献资料,结合已有知识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认识我国远古人类对世界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以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及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cai多**课件(附后)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靠狩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或树上,随着人口的增多,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行不行?为什么?

如何获得固定的食物**呢?哪些同学听说过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谁能介绍一下吗?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神话传说,我国原始农耕究竟是怎样开始的呢?

过渡: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而且是遍及中华大地,今天我们就通过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两个典型代表来说明我们祖先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状况。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引导学生观察其地理位置,主要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距今约2024年。那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农业的发明是妇女的功绩。

妇女在长期采集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后来他们就在住处附近栽培一些植物,这样就慢慢地出现了原始农业,因而当时从事农业的主要是妇女,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故这一阶段属母系氏族公社阶段,而且是其繁荣阶段。提问:河姆渡远古居民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串讲强调:已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指导学生观察与打制石器相比有何不同?这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更精细、规则多了,更便于人类有效地劳动。我们的祖先就是利用这样的工具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成为几千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这是我们祖先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但这时狩猎和捕鱼仍占重要地位。

有了农业之后,人们还会随意迁徙、到处流动吗?不会;因为谷物等农作物。

投影《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投影河姆渡出土的工具。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置悬念,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讲故事,提起兴趣。

种下后,必须等待收割,而且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业也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进行的,这就要求人们定居下来;同时生产的发展,人们的衣食**比较稳定,也为定居提供了条件,所以其过上了定居生活。请学生根据投影图进行描述,教师补充:其房屋多为长方形的“干栏式”木结构房屋,它以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搭梁铺木板,在木板上建房屋,房顶覆盖茅草,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今天我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有这种建筑遗风。

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粮食有了保障,打回来的猎物一时吃不完,人们就把受轻伤或活捉的动物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原始畜牧业产生,那么它是从什么发展起来的?狩猎。

农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出现后,粮食成了主食,一次就能收割下许多,这就需要大量的容器、炊具,陶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之后的一项重要成就;他们还会制作简单的作为装饰品的玉器和自娱自乐的原始乐器等。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其地理位置,主要反映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原始农耕时代的图景,距今约五六千年。烽火擂台:比一比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异同?

教师总结并强调: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如磨光的石器、木制的耒耜和石刀等,磨制石器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考古学上把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他们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成为几千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这是我们祖先对世界文明的又一大贡献,经考古证明我国也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思考:狩猎、捕鱼与原始农业、畜牧业相比,在获取食物方面有什么区别?前者是原始人消极地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后者是利用自然规律自己生产食物,人们的食物有了比较可靠的**。

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多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这种房屋比较暖和。其房屋为什么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会有这样大的不同?因为我国南北气候相差很大,不同的气候使南方、北方的房屋建筑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半坡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有的还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他们还会纺线、织布、制衣。

得出结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时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引导观察其位置,距今约四五千年,应指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主要反映黄河流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情况,其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石镰、石锄等;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进步,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考古学家在大汶口遗址墓葬中发现有34%的墓葬有猪头、猪下颚骨,有的墓是。

一、两个猪头,有的墓多达14个猪头。还有一个墓出土了包括绿松石项链在内的180多件珍贵随葬品,而有一些墓却毫无葬品。思考:

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不仅有了贫富分化,而且贫富差别相当大。

师问:产生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是由于生产的发展。

展示干栏式房屋图。

展示其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影像揭示原始农业与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间的内在联系。

投影《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投影河姆渡出土的工具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先的敬佩之情。

展示其房屋复原图**影像投影纺线织布的想像图投影议一议和资料p7

投影《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由于男子在生产中取代了妇女的地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农耕成为主要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资更多了,产品有了剩余;一些氏族首领和强壮的氏族成员就侵占这些剩余产品,使之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于是贫富分化产生。随。

着贫富分化加剧,逐步产生了阶级。氏族首领和富有家庭成为奴隶主,穷困阶级不是从来的氏族成员和打仗中被捉的俘虏成为奴隶。有了阶级,就有了阶级压迫,原就有的,生产。

私有财始社会走向解体。因果关系:生产发展→产品剩余→私有财产出现力发展、

贫富分化逐步加剧→阶级产生→原始社会走向解体。反映这些情产和贫富分化况的,除考古发掘的大量遗址外,还有广为流传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出现是阶级。

产生的根源的传说相印证。

小结::远古居民河姆渡。

距今年代七千年。

地点浙江余姚。

原始农业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种植粟有更大发展。

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水牛等。

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

半坡大汶口。

五六千年四五千年。

陕西西安山东。

饲养猪、狗、牛、制造彩陶,会纺羊、马、鸡等线、织布、制衣。

制造黑陶、白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教案。了解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观察历史文物 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初步分析 解释其中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 的基本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将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

七年级历史上册02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河姆渡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 出现私有财产 贫富分化和阶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 除了渔猎之外,山顶洞人还怎样获取食物?采集 这种方法有什么不方便?如何改进它?指导阅读第6页 白虎通 语句,解释之 集体朗...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学案新人教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学习目标 1.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了解原始农业的发展,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